名稱: 商友世界供應鏈管理系統[簡稱: 商友世界]
本系統為國家“十五”攻關計劃《面向百貨集團業態的供需鏈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研究專用系統并已順利通過驗收,獲得了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登記號: 2003SR2160,
特點:在企業內部業務流程一體化的基礎上,向企業外的合作伙伴延伸,實現信息共享,最終達到生產、采購、庫存、銷售等的全面集成,使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發揮最大效能。供應鏈管理包括:商品的需求預測與規劃;采購渠道資源管理;訂單執行與客戶服務管理;分銷網絡與倉儲管理;庫存計劃管理與控制;運輸與交付管理;供需關系整合優化。
簡介:
商友世界供應鏈管理系統是一個為流通零售業,分銷企業和制造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電子商務平臺及商業數據中心, 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B2B商業模式, 在企業間創建互動價值鏈,使流通領域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完美統一,達到降低流通費用,加快企業信息化,增強核心競爭力以創造巨大商業價值的目的。
整個系統可以分成三部分: 1. 數據接口。負責從商場ERP系統中采集數據。 2. 數據中心。負責存儲、整理、加工各種數據。 3. www.13911.com網站。作為客戶訪問的一個渠道,給客戶提供方便、準確、及時的數據信息。
其中13911.com采用三層架構建立,從下到上分別為數據庫、商務邏輯和前端表示層。此架構中不僅使用了J2EE的方案,而且有一部分功能使用了Microsoft的ASP.NET Framework框架。采用的DB2數據庫是由IBM公司生產的高性能數據庫系統。具有可靠性高,速度快,易擴展等優點。并提供集群,緩存,災難恢復等技術支持。
商友世界供應鏈管理系統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為商場,供貨商或業務人員提供在線注冊,物流,數據分析,進銷商品,網絡訂貨/補貨,網絡結算等,幫助企業實現現實高效數據交換,分析商情,統計數據,及時監控并決策.
國家“十五”攻關課題驗收評估報告:
一、 成果轉化、產業化情況以及所取得的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成果推廣應用前景的評價
設計完成的滿足流通企業需求的供需鏈管理軟件基于最新的技術平臺并與流通企業內部的管理信息系統進行了緊密的結合,實現了上下游供應商之間的信息共享,建立了新型的互利共贏得供應商關系模式。該軟件在北京翠微大廈股份有限公司應用中得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整體優化了供應鏈,加快了響應速度,降低了供應鏈上的整體庫存水平和管理成本,并且正在全國多家大型流通集團中進行推廣。
供需鏈管理系統應用后,通過網上交互商務模式,重組了企業內外部流程,打破企業的信息孤島,實現了零售商和供應商之間,供應商與供應商之間的信息共享,建立新型的互利共贏的關系模式。并把零售商和供應商從煩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和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對零售商和供應商在業務、決策等多方面帶來了許多嶄新的變化。 在補貨方面,以前供應商靠企業業務人員每天匯報銷售情況,庫存情況,根據從零售商處得到的紙類訂貨單據和數據,通過這些大量的,零碎的數據對何時需要補貨數量進行估算,經常會造成一些失誤:不是因為補貨過早過多,造成貨物積壓;要不因為補貨過晚過少,造成斷貨,給經營帶來不必要的損失。但是通過供需鏈管理系統的數據整理后,供應商登陸網絡后,及時了解商品的銷售情況,庫存情況,根據已經整理好的數據,按照每一批商品,甚至可以對每一個品牌、花色、規格進行比較,迅速的研究出具體的補貨時間、數量和方式,減少失誤,減少庫存,提高效益。
在銷售方面,以前供應商利用零售商當天結束營業后,從銷售人員處得到的銷售小票,來了解銷售數量和金額。制定今后的銷售重點,銷售策略和生產范圍等。但這種方式由于時效性和準確性存在許多問題,就會對企業所做出的決策造成影響,延誤時機,銷售或推廣商品失敗。但是供應商通過供需鏈管理系統,及時了解零售商信息系統中的銷售數據,還可以根據不同分類和不同品牌按照日銷售、周銷售、月銷售、年銷售和自定義的時間段來總結銷售情況,了解滯銷和暢銷的商品,確定銷售額和銷售成本。甚至可以通過月銷售數據的排名,了解市場走向和變化等。供應商通過這些及時、準確和已經過整理的數據,對制定適時的、準確的、符合市場的商品銷售策略,商品生產結構有較為準確的數據參照作用。
任何商家都不希望自己存有大量的庫存,都想增加商品的流通率和資金的流通量。商品的庫存數據是反映一個商品銷售情況最直接的、反映市場接受能力最有說明性的數據。供應商通過供需鏈管理系統,及時分類,分階段的了解某一商品的庫存量,并且能得到一個比較直觀的庫存量變化數據,反映在客觀銷售條件改變后,庫存也隨之改變的情況。根據按照一定流程方式整理后的分析數據,調整其銷售策略和銷售價格等條件,對正確調整庫存量,增加商品的競爭力和企業應變能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從銷售數據還是庫存數據上,供需鏈管理系統都很好的顯示了零售商內部信息管理系統的相關數據,諸如銷售進貨、退貨,商品報損、報益,是批發銷售還是零售,銷售的優惠金額和折扣金額,各部門之間的貨物調撥等等能反映商品銷售流通過程和庫存變化過程的大多數環節。從這一點上,該系統降低了零售商和供應商以前為了了解銷售、庫存數據進行溝通的成本,增加了數據的透明度,減少了供應商對數據進行整理的時間,提高了數據傳遞準確性,加快了供應商對數據的分析能力。
當商品在零售商處發生銷售,根據合同,供應商需要與零售商進行結算,而結算數據準確性和及時性關系到零售商和供應商財務系統的運行,甚至影響供應商生產的進行。過去零售商產生結算單后,采用郵寄、傳真等方式通知供應商結算。零售商要用該記賬期間的銷售單據上的數據進行匯總,來核查結算單上的數據是否正確。如果有疑問,業務人員需要到零售商處核對該期間以來所有的銷售數據和結算情況,費時耗力、還增加成本。如果對結算數據沒有疑問,還要電話通知零售商是否去結算以及何時去結算。如果沒有通知零售商,可能會造成零售商資金準備不足,結算推遲。這些情況都會給零售商和供應商帶來不必要的損失。而通過供需鏈管理系統,供應商能及時看到自己的結算單,然后根據該記賬區間查詢銷售數據,與結算數據進行對比,驗證數據準確性。網上確認結算單數據準確性,網上提出對結束但數據的疑問,網上通知零售商結算時間,然后打印結算單,在約定的時間開具相應發票到零售商處結算。該結算流程的改變,簡化了零售商和供應商的手續,使零售商和供應商的溝通更快捷,更方便。供需鏈管理系統對結算單流程的改變,體現了該系統對企業之間業務流程重組,企業內外部流程一體化和信息共享。
商品的發貨、退貨,進價調價等流程,在使用供需鏈管理系統之前,供應商只能得到驗貨單,只能表明零售商接受了這一批貨,對其他信息無從了解;退貨單只有退貨數量、金額,退貨商品等;有些零售商不給供應商提供進價調價單,供應商不能了解在合同中多批次進貨時每一批次進貨不同的進貨價格。使用供需鏈管理系統后,供應商能了解零售商驗貨后,把這批商品建立的批次。這個批次號對以后該商品可能的銷售、退貨流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供應商可以根據網上驗貨單、退貨單和進價變價單上的批次號了解該商品是哪一次交的貨、退貨原因、變價原因,使得供應商能了解商品的問題,零售商處理方式等。這就加強了零售商和供應商了解程度,實現了信息的共享。
供需鏈管理系統提供了零售商信息系統中沒有的信息交流模塊和數據分析模塊。供應商可以通過這些模塊,實現零售商和供應商、供應商和供應商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使供貨商更能直觀、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銷售,庫存數據。通過這種分析和交流,供應商能更好的確定自己的銷售策略,銷售方式。
供需鏈管理系統解決了應用中的一些的重要瓶頸,經過對企業之間業務流程重組,實現內外部流程的一體化和信息共享。供需鏈管理系統對降低整個供需鏈的庫存、加快供需鏈的響應速度,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建立了新型的互利共贏的供應商關系模式。
二、 計劃制定和專題設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評估
該專題按照制定的計劃按時完成了所有內容,并且在實施推廣中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成果。從完成的結果看,該專題設置的具有前瞻性,實用性和經濟性,不僅實現了信息系統和業務的高度集成,并且在企業之間進行了業務流程重組,實現了內外部流程一體化和信息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