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進貨,還得求著家電廠家,家電廠家對我們的態度只是應付。但現在,廠家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平等地談判。”世紀電器網CEO王治全最近心情不錯———今年前三季度,世紀電器網銷售收入達到了2.47億,同比增長了200%以上。
雖然這個數字不過與廣州蘇寧黃金周兩天的銷售相當,但王治全們的底氣正在足起來。中國家電網購市場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消費電子網購收入達到了302.15億元,京東商城、世紀電器網、新蛋網銷售收入位列B2C消費電子網購企業第一陣營。
某網上商城發來的新聞稿中,“2009年中國消費電子網購市場份額逾400億元,全面沖擊國美蘇寧等傳統電器賣場”字眼,赫然在目。但有連鎖巨頭高管向本報直言,網上商城的前景依然有不可控性,比如如何應對上游供應商“邊打邊拉”的游移態度?如何面對同行的價格屠刀?如何彌補物流配送短板?最重要的是,如何賺錢?
網購企業議價能力增強
國慶黃金周,網上商城的“新貴”集體展現了一把“成長的力量”———京東商城國慶黃金周期間銷售額近6000萬元,同比增長了190%;新七天電器直銷網從9月25日至10月8日銷售額突破2300萬元,“十一”黃金周期間銷售額日均達到上百萬元,同比2008年度增長高達300%;10月1日至7日,世紀電器網商品交易總金額為2298萬元。
銷售額是硬道理,王治全在廠家的“變臉”中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
“去年,家電廠家對家電網購的認可程度連‘補充’這個級別都沒達到,我們的進貨價比國美、蘇寧至少高5%。現在,我都和廠家直接說,按照蘇寧國美的進貨價給我,在進價上已經和連鎖基本持平。”
王治全透露,今年上半年,世紀電器網和長虹、康佳達成了直供協議;十一前,創維、海信、T C L等國產巨頭也加入了直供行列,并承諾在產品暢銷型號、品類、價格、售后服務方面提供便利。
新七天電器直銷網也先后和創維、長虹、TCL、康佳、海信、海爾六大國產彩電巨頭簽訂直供協議,以保證能夠拿到較低的進貨價格和充沛的貨源———進價的拉低,讓家電網購企業更方便地揮舞其擅長的價格利器。有網購企業負責人甚至放言,“大尺寸液晶電視,一臺可以比家電連鎖低二三千元”。
價格成為拉動銷量的首要因素。中國家電網購市場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消費電子網購收入達到了302.15億元。其中京東商城突破20億,成為淘寶之外的最大贏家。
2004年,京東商城銷售額不過1000萬,目前,京東已經擁有了三百五十多萬注冊用戶和一百多萬活躍用戶。他們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是IT產品,一個月能賣掉三萬多臺筆記本,走量最多的是低價IT產品和小家電———美的小家電在京東一個月能賣出15000件。京東商城副總裁徐雷透露,迄今為止,京東已經賣出了超過700萬件商品。
“現在網購肯定還是買小家電的多,凈化器、微波爐,賣得都很好;但從最近幾個月看,在網站上買大件的消費者越來越多,特別是平板電視和洗衣機。”王治全透露,前三季度,世紀電器網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廈門等6地分公司共銷售各類電器產品45423臺,平均每筆銷售金額5496元,而平板電視占到了銷售收入的69%。
制造商、傳統賣場不放棄自建商城
問及目前的瓶頸,王治全說,大形勢很好,“我們找不出什么不好的消息”。但事實上,日漸做大的京東們,正在受到多路夾擊。
首當其沖的是制造廠商微妙的態度:一方面,制造商希望用網購“新勢力”制約蘇寧國美的強勢地位;另一方面,廠家對網上商城攪亂價格體系頗為頭痛。
“我們對網上商城的價格密切監控,保證市場價格維持在差不多的水平上,最多相差只能在幾個點,超過限度就要規范。”有廠商負責人向本報表示。
另外,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開始自建網上商城。格蘭仕專門成立電子商務部,與各個電子商務平臺合作;海爾成立了“海爾商城”;康佳集團新推“康佳商城”;“創維銘店網”甚至賣化妝品和男裝;而長虹集團也在調試建設“長虹購機直通車”,長虹樂家易電子商務部部長陸靜透露,“長虹購機直通車”B2C網站也將銷售其他品牌的家電產品,成為一個綜合性家電類B2C網站。
國美蘇寧也逐漸加大線上銷售的投入,用“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拉攏部分有網購習慣的消費者。8月中,蘇寧更新后的網店“蘇寧易購”正式上線,線下蘇寧擁有的產品線,有八成可以在蘇寧易購找到,線上線下目前在共享相同的產品品類。而線上蘇寧的價格要低于線下蘇寧。
蘇寧電器網上銷售公司總經理李好透露,黃金周期間,蘇寧易購每天的銷量是平時的3-5倍,8天的銷量比平時一個月的銷量還多。
國泰君安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家電類網上商城已超過1000家。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家電網購打起了價格戰。京東商城打出的旗號是,“選京東,最實惠”;世紀電器網則把它的家電降幅拉到三成,新七天電器直銷網還推出了免運費、差價返還等促銷承諾。
“我們還沒有盈利,更多的是用利潤去換取空間。”京東商城副總裁徐雷說。
王治全亦坦言,世紀電器網剛過盈虧平衡點“賺得很少”。
這是個要命的問題。“賣東西是很簡單的事情,盈利才是最終目的。”一位連鎖巨頭高管不客氣地說。
但在京東商城C EO劉強東的計劃中,規模做到一定量,賺錢不過是遲早的事,“B2C是零售商,同時還是互聯網公司,如果做起規模,網站流量大了,用戶粘度較高時,除了產品的銷售,B2C企業還可以在廣告、增值服務方面尋找多元利潤增長點。”
“整個中國電子商務目前還在發展初期。雖然近幾年電子商務增長很快,但到去年為止,只有1200億元銷售額,等整個電子商務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銷售額的時候,才真正算成規模。接下來5年時間,中國會迎來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目前,電子商務發展更多的是對外的擴張,真正談得上行業內部的競爭要5年以后。”
●2009電子商務服務企業行業分布圖
A化工醫藥6.35%
B鋼鐵機械8.30%
C五金 4.53%
D禮品飾品3.69%
E農林 5.89%
F食品糖酒4.30%
G包裝印刷5.42%
H數萬家電10.35%
I建筑建材 6.20%
J紡織服裝14.32%
K其他行業30.65%
●2009年Q 1-Q 3消費電子網購市場份額
A淘寶網 41.50%
B京東商城7%
C新蛋網 0.42%
D綠森 0.26%
D卓越亞馬遜0.30%
F北斗手機網0.28%
G其他 50.24%
資料來源:B2B研究中心《中國電子商務十二年調查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