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眼2019年也過了一半,這半年來,用“曲折”來形容快時尚行業是最貼切不過。僅僅半年的時間,有的品牌退出了中國市場,有的品牌卻依舊笑傲于江湖,還有的品牌則面臨危機業績放緩...... H&M:連續四個季度取得增長 2019年6月,H&M集團披露第二季度銷售優于市場預期,實現凈銷售574.74億瑞典克朗,較去年同期增加10.6%,連續四個季度取得增長。正如H&M在一份聲明中說的那樣:重組計劃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進入中國市場以來,H&M經歷了快速增長、放緩、轉型到突破瓶頸的各個階段,為了能夠突破快時尚瓶頸期,上半年該集團持續轉型、不斷嘗試新的改變。在提升競爭力方面,H&M關注當下正熱的虛擬試衣技術,積極研發新型AR虛擬試衣技術。該技術可識別消費者輪廓,幫助消費者選擇個性化商品。 在改善品牌形象方面,H&M于4月23日起開始披露所有服裝產品的供應鏈資料,包括產地、供應商名稱、供應商公司地址和員工人數等關鍵信息,致力于改變時尚產業,使行業發展更具可持續性、更加透明,塑造可持續形象。 當然H&M的業績提升離不開大中華區。中國的電商平臺天貓使H&M集團走上復蘇之路。在看到電商帶來的變化后,H&M集團接連引入了4個品牌,并將于今年秋季引入第五個品牌。全球數字化擴張還在繼續,H&M的數字化渠道拉動了全球市場的銷售,這也是該集團業務表現良好的原因。 優衣庫:靠UT成網紅 UT已經成為優衣庫每年的熱門所在,今年也不例外,從游戲到動漫再到設計師,聯名對象多種多樣,常常成為大家搶購的對象。今年上半年優衣庫推出了Jump漫畫的合作款、漫威聯名的合作款、KWAS的合作款等。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要數KWAS與優衣庫的合作款,這款UT一開售就遭到了人們的瘋狂哄搶。 除去UT,優衣庫的財報也引人深思。2019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強勁表現帶動下,優衣庫海外業務銷售額增長了725億日元,達5800億日元,同比增長14.3%。大中華已成為優衣庫海外業績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目前優衣庫在中國約有700多家門店,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未來將在二三線城市進行店鋪擴張。 Forever 21:敗走中國 3年關閉200家門店,Forever 21在4月宣布暫停天貓和京東旗艦店的運營,并逐步關閉中國內地門店。Forever 21在近年來關店消息不斷,退出全球多個市場,如今則因為種種原因選擇退出了中國市場。這也是該品牌第二次宣告退出中國。 2019年上半年對Forever 21來說是一個寒冬。6月初有消息傳出Forever 21正在權衡重組方案,希望增強資金的流動性,為日益下滑的業務帶來轉機。6月下旬,Forever 21聘請了重組顧問,希望能夠通過關閉門店和貸款的方式改善公司經營狀況避免提交破產申請。 Forever 21的現狀正如零售行業的大環境——寒冬來臨。 NEW LOOK:關店、申請破產 2019年2月,NEW LOOK在官方微博宣布了一則關于辦理預付卡退卡事宜的公告,透露出其中國門店皆已于2月全部關閉,正式離開中國市場。 據了解NEW LOOK2014年進入中國市場,截止2018年10月共開設了130家門店。NEW LOOK表示關閉中國門店將用更多的資金用于品牌本身業務的重組轉型。除去業績下跌外,困擾著NEW LOOK的還有債務和龐大的門店網絡。截至2018年3月底,NEW LOOK凈債務高達12.654億英鎊。關閉近百家門店,則為NEW LOOK節約了7800萬英鎊運營成本。在糟糕的情況面前,下半年NEW LOOK又將何去何從? Zara:持續轉型戰略 6月,Zara發布了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Inditex第一季度銷售額增長5%至59.3億歐元,去年同期則為2%。Inditex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表示,數字化轉型勢頭強勁,是集團戰略的關鍵支柱。 除了數字化轉型外,關閉小門店是Zara的另一個戰略。關注近年Zara母公司的財報可以發現,自2012年開始,西班牙本土門店數目逐年減少,但全球門店總數仍呈上升趨勢。2019年上半年,Zara母公司門店新增低于關閉數量,而線上銷售網絡則擴張到了200多個。渠道多元化布局讓該品牌能夠在低迷的零售大環境保持增速,實屬不易。 快時尚被看衰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總有那么幾個品牌能夠堅守自身、不斷加強、完善、轉型、革新,在曲折中前進。 |
|
原標題:快時尚上半年過得如何?優衣庫靠UT成網紅,Forever 21敗走中國... / 編輯:柳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