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國內最大的體育用品經銷商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交易代碼:06110.HK)正式在港股上市。此次IPO發行約9.3億股,配售價為每股8.5港元,籌集資金76.22億港元。在開盤后,滔博就迎來了良好的增長態勢,截止收盤,報收9.25港元,漲幅8.82%,市值573.61億港元。 滔搏的上市,是當下國內運動用品零售市場蓬勃發展的結果和證明。該公司自1999年起開始與國際運動品牌合作,是耐克和阿迪達斯在中國最大的零售合作伙伴及客戶。它也是國內最大的鞋類零售運營商百麗的子公司,可以視作百麗國際的運動業務線。此次滔搏上市,是百麗國際在2017年被高瓴等機構以當時港股“史上最大私有化交易”退市之后,吹響的回歸資本市場的號角。 數據解讀:中間商龍頭 先來看幾個核心數據: 滔搏近三個財年核心數據,單位:億人民幣(每個財年截止當年2月28日) ·截至2019年2月28日,在中國的門店網絡包含8343家直營門店,1880家下游零售商經營的門店。2018年直營門店平均零售額為370萬。 ·2017、2018、2019財年,銷售兩個主力品牌產品(耐克和阿迪達斯)的收入分別占銷售貨品總收入的90.0%、89.4 %及87.4%。 ·進貨金額而言,滔搏是耐克及阿迪達斯在中國最大的零售合作伙伴及客戶。 ·除了耐克和阿迪達斯,滔搏還有與彪馬、匡威、Vans、The North Face、添柏嵐、亞瑟士、鬼冢虎、銳步、斯凱奇等品牌合作。 ·2017、2018、2019財年,庫存結余分別占總資產的約34.1%、32.2%及37.9%。截至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財年,庫存周轉天數分別為103.6天、103.2天及103.5天。 ·2018年在中國運動鞋服零售市場的市場份額為15.9%。2018年的零售額達到375億元人民幣,比第二名高超過30%。 ·主力品牌的產品平均售價在人民幣600元至人民幣900元之間,而中國整體運動鞋服市場的品牌產品總體平均售價在人民幣100元至人民幣300元之間。(上述數據和信息均來自滔搏招股書) 以滔搏為代表的分銷商,本質上做的是“中間商”生意,需要從品牌處購入大量貨品,轉而賣到銷售終端,賺錢其中的差價,所以毛利空間和話語權相對較小。 所有分銷商的核心競爭力都是能夠與國際品牌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以及零售運營網絡的覆蓋面和零售運營能力。從上述數據來看,滔搏是國內運動鞋服分銷商當之無愧的龍頭。 估值:為什么可以比寶勝國際高440億港幣? 和滔搏業務模式基本一樣的寶勝國際,2008年就在港股上市,當年大跌近70%。近幾年,伴隨著運動風的興起,寶勝國際也獲得了一些關注和增長。截止10月10日收盤,寶勝國際的市值是132億港元。而滔搏則有573億港元,二者相差超過了440億港元。這巨大的差距又因何產生? 首先是規模。 根據滔搏招股書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中國全部市場參與者中,就零售額而言,其2018年在中國運動鞋服零售市場排名第一,估計零售等效銷售額達到人民幣375億元,比第二名高超30%。滔搏市場占有率為15.9%。而第二名,零售等效銷售額為273億元,市場占有率為11.6%。 盡管滔搏以“公司A”稱呼第二名,但作為中國市場最大的兩個運動品牌分銷商,第二名指的是寶勝國際是沒有疑問的。 在2018年,寶勝國際的營收為226.8億人民幣,增速20.4%,毛利率33.5%,凈利5.4億人民幣,凈利率2.4%。在2019財年(2018.3.1-2019.2.28),滔搏營收325.6億人民幣,增速22.6%,毛利率41.8%,凈利22.4億人民幣,凈利率6.8%。從規模體量上,滔搏國際的實力更加突出,估值上的龍頭效應也更加顯著。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的報告還顯示,在中國運動鞋服零售市場,第三名的市場占有率為1.4%,這證明了當前市場的高度分散性。一定程度上,對產業龍頭來說,是核心競爭力和護城河的表現,也是后續發展整合的潛力和機會。 其次是運營效率的優勢。 零售能力的核心,就是運營效率。滔搏從毛利率、凈利率上均高于寶勝國際,且毛利率8.3個百分點、凈利率4.4個百分點的領先優勢可以說是巨大的。 這主要是因為滔搏在直營門店數量上的優勢,8343家直營門店遠多于寶勝國際的5648家。寶勝國際的3551家非直營門店則接近滔搏1880家的兩倍。 在直營門店上看,滔搏國際直營單店零售額為370萬元人民幣,第二名為330萬元人民幣,第三名為280萬元人民幣。由于直營門店需要大量的資金用于支付門店租金和員工人力成本,所以只要在行政、營銷、銷售成本上沒有太大變化,短期內運營效率上較難被趕超。 并且,寶勝國際的存貨周轉天數始終高于滔搏大約50天——2018年寶勝國際存貨周轉天數為149天,而滔搏僅為103天。存貨周轉天數越少,說明商品賣得越快,越能證明公司對于貨品的銷售能力。 同時,數字化也是滔博在招股書中強調的重點。當前,中國的零售市場已經從“兩線(線上和線下)融合”進入到“智慧零售”階段。目前,滔搏擁有超過2030萬注冊會員,并且正在進一步往產業鏈上的活動、營銷、內容上有所突破。 除了業務規模和運營效率本身,當下這個上市時間點也對滔博的股價和估值有所幫助。 “對于滔搏國際來說,目前就是比較好的上市時機,是有利于公司健康發展的!奔徔椃b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曾表示。 近兩年,專業運動、運動休閑、運動時尚是中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的熱門詞,運動鞋服是公認的高速發展行業。在港股中,安踏、李寧近年來增長態勢顯著,是令人矚目的明星股。從全球來看,耐克、阿迪達斯業績增長依然矚目,lululemon為首新勢力也在蓬勃發展。滔搏作為產業鏈中經銷商這一重要環節的龍頭,當下自然也能享受到一些行業紅利和短期內較為樂觀的情緒提振。 不過,按照目前市值來看,寶勝國際當前的市盈率約為13.61、市凈率約為1.62,而剛上市的滔搏市盈率為17.21,市凈率為5.27,這是投資者需要考慮的風險之一。 最大贏家:投資方高瓴 2017年4月28日,由高瓴資本、鼎暉投資及百麗執行董事于武和盛放組成的財團,向百麗國際提出私有化要約,以每股6.3港元收購其所有已發行股份。百麗國際以估值約為531.35億港元這一“史上最大私有化交易”從港交所退市。 私有化交易完成之后,高瓴資本擁有百麗國際56.81%股份,鼎暉投資持有12.06%的股份。高瓴資本成為百麗最大股東,在當時被視作一場豪賭,也被視作高瓴從創投延展到并購基金、從線上互聯網延伸到線下零售的標志。 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曾在百麗中高層戰略會議上表示,“最有機會打造C2M的公司就是百麗。百麗做的事情,很多高科技公司都做不了......百麗的直營門店每日進店人數有600多萬,按照互聯網的概念,就是600萬的DAU(日活躍用戶),現在線上流量獲取成本越來越貴,流量入口正從線上向線下轉移,百麗2萬家直營店的線下流量入口尤為可貴。” 其實,早在2017年私有化時,百麗在運動鞋服板塊就已經有一些布局——當時百麗創始人、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均拋售股份退出,而百麗執行董事及體育部總裁于武、執行董事及新業務事業部總裁盛放,都參與了百麗國際的私有化進程,其中前者持股2.2%,后者持股0.46%。 百麗國際私有化前的財報顯示,相較于連年虧損的傳統鞋類業務,其運動部門持續增長。根據2017年財報,百麗國際的運動業務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5.4%,占據總銷售額的比例從48.3%上升到54.5%,已經成為當時公司的第一大業務。 早在當年,就有財經機構推測,在私有化之后百麗可能采取的投資/管理策略有兩種,一是改造百麗女鞋業務,二是分拆運動業務。目前來看,這兩種方案都在施行,而分拆運動鞋服業務比改造百麗女鞋業務更先一步顯示出成功。 截止10月10日收盤,滔搏的市值已經超過了2017年私有化時整個百麗的估值。以高瓴資本為首的機構,在兩年之后就證明了自己投資的成功,自然也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警惕:高負債、關店和品牌依賴 此次滔搏IPO所得款項凈額用途主要是:45%將用于償還應付百麗國際及同系附屬公司的未償還款項;約26.8%將用于償還該公司的短期銀行貸款;約10%將用于該公司的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約8.5%將用于結算該公司的應付股息;9.7%將用于投資業務的科技創新。 也就是說,滔博募得的超過70%的資金用于償還債務。根據招股書,該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16年的59.8%增加到2019年的88%,主要是因為短期借款大幅增加。截至2019年9月,滔博的短期借款已經增加到20億元人民幣左右,加權平均年利率為4.5%。雖然2020財年一季度其資產負債率降低至84.2%,但仍處于較高的負債水平,也事關未來的健康。 此外,根據招股書數據,2019財年,滔搏新開門店1415家,關閉門店1374家,相當于每天關閉3.76家門店,凈增門店只有41家。 截至2019年5月31日的三個月(2020財年第一季度),滔搏關閉門店268家,新開門店僅有139家,導致凈增門店數量為減少129家。其所有的直營門店也從去年同期的8589家下滑至8214家。
關閉低效門店是目前各個運動品牌的趨勢之一,開更大的、效率更高的門店是未來方向。關閉門店本身沒有大問題,問題是當門店新開和凈增的速度放緩,甚至出現天花板,就會給單店的運營效率提出更大挑戰,需要更多挖掘單店銷售潛力,才能維持住增長的速度。這對滔搏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而作為“中間商”,不可避免的需要面臨依賴品牌方的風險。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合作關系里,滔博除了自身的運營能力,還需要看合作品牌的發展態勢以及雙方合作的穩定性! 任何一個公司主營業務近90%和兩個合作伙伴息息相關,都需要面臨合作一旦出現波動和問題后的風險。如果失去耐克和阿迪達斯的合作關系,對滔搏的影響,用“毀滅性”來形容也并不夸張。滔搏國際在招股書中也提到,其零售協議的期限通常為1-5年,若未能與品牌合作伙伴保持良好關系或未能續簽零售協議,滔搏國際自身的盈利能力及業務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
|
原標題:573億港元市值 滔搏上市背后的四點觀察 / 編輯:婉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