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商業地產成為避風港
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會長荀培
稀缺的商業物業
抗跌性非常強
稀缺的商業物業抗跌性非常強,資金充足的零售企業可適時購買。一是目前樓市低迷,遇到資金困難的企業會售物業;另一方面國務院近日出臺了擴大內需的政策,零售以及商業地產仍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DTZ戴德梁行華北區董事張家鵬
商業地產
將成投資熱點
今年第三季度,北京主要的商業區平均租金和售價分別增長了2.1%和4.6%,同時,北京商業物業投資回報率達7%至8%.原因是上半年,北京城鎮人均收入和消費支出均增長了近一倍,商業地產將成投資熱點,待進一步開發。
海印股份昨日發布全年度財務預報,預計2008年全年累計凈利潤比上年增長300%-400%,凈利潤約1.2億元-1.4億元。
餐飲行業插足商業地產
商業地產不再只是房地產或者是零售商青睞的發展對象。餐飲業也在加緊插足。
隨著餐飲業上市企業,或者是引進風投的個案增多,他們紛紛把目光瞄向了商業地產等領域。包括小肥羊、全聚德、便宜坊、狗不理等餐飲企業都開始了跑馬圈地的運動。
便宜坊將其擁有的哈德門飯店南側一塊地皮與與國瑞城開發商合作,將其開發成商業+寫字樓的模式。便宜坊目前商業地產方面的總收入將占到集團年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翔達餐飲集團也投資數億元興建翔達大酒店,今年5月投入運營后出租率為80%以上。翔達估計,得益于該商業地產項目的良好效益,預計年收入將增加一倍。狗不理則是斥資1.5億元購買了東直門NAGA上院的6000平方米地產,用于其高端酒店經營。
據記者了解到,廣東本地的餐飲企業早就朝此方向發展。廣州酒家在廣州天河體育東路的百福廣場就是其物業之一,也成功地打造為以餐飲為主題的廣場。通過經營自身品牌加引進其他相關的餐飲品牌,比如茶、咖啡等,形成了中高檔餐飲消費區域。
而今天,在清遠市清新縣,廣碩文化廣場開業。此廣場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其目標客戶是圍繞周邊的近3萬工廠員工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每人溜冰一次,每次10元,都能產生30萬元的收益。”投資于該廣場的老板笑說。而該老板恰好就是餐飲老板,此次購買該物業打造成文化廣場可以說是進軍商業地產的“試驗田”。目前該物業已經引進了昔士風、溜冰場、普洱張、KTV以及藝術博物館。“如果發展好的話,我們就會尋找下一個員工休憩的好物業。”
商務部最新發布的全國住宿與餐飲業市場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住宿與餐飲市場零售額為1.11億元,預計全年零售額達1.54億元,全國人均餐飲消費支出將達到1158元,首次超過1000元。由此可見,在金融海嘯下,餐飲業也是屬于抗跌能力較強的行業。
不過,廣東省餐飲協會的副會長張告訴記者,一般餐飲業進軍商業地產都需要比較雄厚的資金,你可以計算,按照一平方米2萬元計算,1000平方米就需要2000萬,但是如果通過租賃,1000平方米的餐飲場所只需要300萬就搞定。由此,餐飲業涉足商業地產的時候,也要考慮資本機會利潤。
■案例
海印股份招數:以“整體上市”做大商業地產
海印股份昨日發布全年度財務預報,預計2008年全年累計凈利潤比上年增長300%-400%,凈利潤約1.2億元-1.4億元。在國內經濟出現放緩趨勢的2008年,海印的商業地產若如預計般出現“井噴式”的爆發增長,原因何在?
答案在于邵氏兄弟蘊量已久的集團整體上市計劃!
今年初,海印股份通過股東大會,計劃將集團旗下11家商業地產公司注入上市公司,這時候的海印股份,其主營業務有二:礦業+商業地產。此前,邵氏兄弟通過增發注入資產的方式順利結殼茂名永業而曲線上市。
依靠海印電器城等廣州人耳熟能詳的商業旺店起家的海印集團是廣州商業地產界的翹楚,潮樓、流行前線、海印廣場、繽繽廣場、商展中心、東川名店、番禺休閑、布料總匯、布藝總匯、少年坊等即便未到周末或者假日,總是人潮涌動,川流不息。借殼之初,邵氏兄弟曾計劃把這些優質的商業地產通過ipo的形式上市,而今,隨著10月初獲得證監會批復,印集團整體上市的步伐陡然加快,11家子公司迅速變更登記到上市公司名下,目前僅剩向發行的約2.4億股人民幣普通股尚未完成股份登記手續,整體上市就在眼前。
做生意有句俗話叫做“不熟不做”。“完成收購后,海印集團對海印股份的控股達到70%.”一位接近海印集團的人士告訴記者,海印股份未來極有可能陸續把集團其他商業類資產注入,完成主營業務的轉型,而海印集團高嶺土類礦產業務則移出海印股份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