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10日)上午,白云區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在白云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會議由區委書記馬文田主持,區長葉牛平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葉牛平表示,白云區今年將推進土地有序開發和高效利用,著力提升經濟發展規模和質量,加快更新改造和培育產業,著力推動城市和產業轉型升級。“一城一園一軸一廊”(白云新城、民營科技園、空港大道發展軸、地鐵站點經濟發展走廊)作為開發建設重點,將承擔帶動白云區實現集聚化、高端化、總部化發展,加快建設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城市發展核心的重要使命。 白云加快城市更新改造 今年,白云區將“一城一園一軸一廊”(白云新城、民營科技園、空港大道發展軸、地鐵站點經濟發展走廊)的開發建設列為重點中心工作,將其打造成為土地空間有序開發高效利用的“樣板田”。 “一城”即白云新城,重點推進舊機場飛行區、5—8期土地征收儲備出讓和招商工作,打造成為全區高端要素最集聚和引領全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一園”即廣州高新區民營科技園,實施“總部基地制造基地”雙核驅動戰略,全力推動“一核四園”土地儲備與出讓,培育主導產業,爭取園區營業總收入達440億元。“一軸”即空港大道發展軸,加快空港大道二期和沿線重點地塊、重點項目開發建設,推動空港大道及其沿線土地高效開發利用,打造高效集約型現代產業集聚區。“一廊”即地鐵站點經濟發展走廊,積極研究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制定34個地鐵站點綜合開發方案,打造TOD模式綜合開發示范區。 在開發建設策略上,白云區堅持新區建設與城市更新“兩條腿”走路。今年將加快推進永泰村危舊房改造,推動田心村、小坪村、陳田村等城中村改造全面進入實施階段,完成3個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試點任務。 為確保目標落實,白云區今年計劃做好20宗5871畝地塊的儲備出讓與招商引資工作,對123宗50887畝重點地塊征儲工作進行清單式管理,逐步形成新的城市開發空間、產業集聚空間。 啟動140個項目投資361億元 白云區實有經濟業戶20.27萬戶,近占全市總量五分之一。下一步,白云區將以載體建設為突破口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實現集聚化、高端化、總部化發展。 今年,白云區將檢錄涵蓋區、鎮街、村社的土地、園區和樓宇等載體資源信息庫,優化項目準入評估制度和配套服務政策,促進企業項目與招商載體實時對接。 強化招商引資分類指導,北二環以南都會區高起點高標準發展現代服務業,北二環以北副中心大力發展臨空產業、健康醫療產業、先進制造及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產業發展形態更高級、結構更合理、質效更優良。 定點定向抓好平臺園區、科技孵化基地和儲備地塊招商,力促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總部、中航油南方總部基地等總部基地,綠地產城融合空港經濟新業態項目、華南城電子商務園區、華新廣州國際物流港、赫基國際集團電商綜合物流中心等帶動性強的項目落地實施。 今年,切實抓好140個年度投資約361億元的重大產業、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歐派家居產業園、白云化工擴建擴產項目等22個在建項目建設,推動國信互聯科技大廈、穗佳華南空陸聯運集散樞紐等14個項目開工建設。謀劃推進37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繼續推進8條道路的續建,推動13條道路項目新開工。 22街鎮分類發展分類指導 當前,圍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廣州各區已形成聯動、協同、錯位發展格局。今年,白云區對22個街鎮提出分類發展、分類指導的新目標。 其中,云城、新市、黃石、鶴龍、嘉禾、均和、永平七個街道作為有序開發和高效發展的城市中心軸,加快城市片區更新改造工作,打造宜居、宜業新城區;三元里、棠景、景泰三個街道要積極完善都市經濟,加強社會服務管理,不斷改善人居環境;石井、石門、白云湖、松洲四個街道要圍繞強管理、促轉型的思路,謀定而后動,優先改善城鄉面貌,深入推進社會管理綜合整治,逐步完善城市功能;金沙、同德、京溪、同和作為東西兩翼,要按照城市規劃部署借力發展。江高鎮、太和鎮、鐘落潭鎮、人和鎮要加快重點園區、平臺的項目建設,推進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城鄉優美。 統籌城鄉發展成為主題詞,大力發展“好看、好玩、好吃、好銷、好價”等“五好”為特征的都市農業,深入推進中央農辦農村改革試驗聯系點建設。 ■數讀白云 2014年,白云區地區生產總值達1456億元,增長9%;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4.76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7.8%;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3.03億元,增長11.1%;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33.64億元,增長7%;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9.53億元,增長13.5%。全年新設立私營企業數激增64.59%,全年納稅總額超億元企業16家,新引進4只創投基金和1家基金管理公司。 白云區劃定了今年的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按可比口徑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