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第一商業網記者 吳婕秋4月15日廣州報道)4月15日,由第一商業網作為聯合主辦單位之一的“信盈城中國商業地產精英論壇暨大中華購物中心聯盟八周年慶典”在廣州新塘碧桂園鳳凰城盛裝開幕。
本網為活動聯合主辦方之一
本網總裁黃華軍為論壇主持
當天下午,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壓軸主持“商業地產的經驗教訓”論壇。在短短的半個小時內,嘉賓信基集團商業運營總監吳述朝、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百信廣場董事長馬少棟、廣州麗影廣場總經理吳澤丹以及NAI新巢地產機構成都總經理蔣鵬紛紛以不同的視角,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思想碰撞,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論壇現場
廣州麗影廣場總經理吳澤丹(職業經理人):購物中心應精準定位 商業地產是一個高投入、高風險、回報期長的行業,商業地產的概念應該是可持續經營,并獲取長期收益的物業。這就要求開發商必須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有誠信、對物業感興趣,且有中長期持有的心態。 以購物中心為例,項目一定要精準定位,同時與時俱進,不斷調整,才能取得成功。像租金的厘定,必須考慮到周邊物業的租金水平和商家的承受能力,讓市場說了算,開發商不要強勢,要善待商家,雙方共同發展。 同時,企業如能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價值觀和運營機制,相信能對團隊起到很好的鼓勵作用,讓人才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百信廣場董事長馬少棟(開發商):購物中心應與當地文化、區域性消費特點有效結合 開發商在開發項目前應有一個合理的投資回報預期。商業地產行業是通過商家經營,拉動消費,產生利潤,開發商才有良好的回報。 像百信廣場就很注重這一點,由于項目處于城鄉結合部,人流很多,我們這些年也是不斷調整,才發展得越來越好。 而且,我個人認為,購物中心必須與當地文化、區域性消費特點有效結合起來,項目才能持續良好發展。
NAI新巢地產機構成都總經理蔣鵬(服務機構):中國商業地產問題非常明顯 隨著商業地產在國內各地蓬勃發展,一些問題和矛盾也逐漸浮現出來。一是分類不清楚,把項目類型和業態混淆在一起;二是開發商和運營機構把常識當創新,把經驗當成指導思想;業主方、媒體、政府、中介機構的角色不清晰。
信基集團商業運營總監吳述朝(開發商):信基擴張速度不夠快 談到商業地產的經驗教訓,以信基集團為例,我們明顯感覺以前擴張的速度太慢。信基集團是以酒店用品產業為龍頭,在國內的同行中做得最好,但并沒有進行全國的布局。所以我們現在開始快馬加鞭,開始在沈陽、成都、武漢大規模拿地,大規模發展。 第二,現在大家手上一有點閑錢,都盲目希望通過商業地產來賺快錢,這是不可取的。項目一定要定位準確,在整個區域或整個產業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樣才能賺到錢。像我們,就以酒店用品為主業,輔以住宅地產、物業管理、物流、會展等,進行多元化發展。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學術研究機構):多角度剖析商業地產 我從2001年到至今,一直從事流通領域的研究。地產的發展經歷過以下階段:即工業地產、住宅地產、商業地產、文化休閑地產,因此我們要更深刻地分析商業地產,必須把它放在上述背景下去理解。 分析商業地產的模型,是以工業化水平、城鎮化水平、消費水平為縱坐標;而區域、行業、市場、企業、資本水平和文化的不同則是橫坐標。 現在我們國內的商業地產明顯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重戰術輕戰略;二是重經驗輕理性;三是重短期輕長期,這些都是我們要盡快改善的。
本網專題報道:http://www.guyuanbbs.cn/web/html/topices/gcsa/index.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