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廣州商業,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天河路、北京路、上下九等商圈。但是在前日舉行的商業智匯第九期沙龍上,業內人士和學者卻同時道出:廣州沒有真正的商圈。“說廣州有很多商圈,那是業界說法,在真正的城市規劃和實施過程中,廣州是沒有商圈的。”廣東財經大學(原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呼吁,政府對商圈應該有明確規劃和限制,特別要對商圈內的交通進行明確的導向。 北京路將引進新的大型商業項目 記者在沙龍上獲悉,7萬平方米的廣州景豪坊購物中心,將作為北京路商圈規模最大的項目進駐。據了解,該購物中心毗鄰光明廣場和廣百百貨,對面是五月花廣場,是大馬站地塊的重點項目。 此外,在討論廣州商圈話題時,多位參與者拋出“廣州沒有真正的商圈”的觀點。“我認為廣州是不具備商圈的城市,或者說是商圈不明顯的城市。”作為天河城集團元老之一、廣州景豪坊購物中心總經理楊軍艇認為,相對于中國城市的布局而言,重慶的商圈特征非常明顯,一個十字路口一個商圈,但廣州的卻不明顯。 在楊軍艇看來,商圈的意義在于主力百貨或者是購物中心帶動,產生一定輻射力的商圈,而廣州商圈歷來不明顯,有街就是鋪。 對于這一觀點,廣東財經大學(原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也表示認同。“說廣州有很多商圈,那是業界的說法,在真正的城市規劃和實施過程中,廣州是沒有商圈的。”王先慶舉例說,北京路作為步行街,沒有定位為商圈。天河路商圈是天河區政府推進的,去年才由市長提出來開始做商圈。 王先慶介紹,根據研究國內外成熟商圈的經驗發現,無論是紐約第五大道還是東京銀座,其共同的特點,就是交通通達。然而北京路兩邊的交通被卡住了,而且受交通管制,周邊的停車都是大的問題。 對此,王先慶呼吁政府對商圈應該有明確規劃和限制,特別要對商圈內的交通進行明確的導向。 新型社區商圈將不斷興起 前日,《珠三角商圈發展研究報告(2013)》同時舉行了首發式。在報告中,王先慶提出,從去年開始,珠三角廣州、深圳、珠海三座核心城市的新建商業項目均以購物中心或城市綜合體的面目入市,成為商業發展的一種潮流。 與此同時,在珠三角轉型升級的浪潮中,產業轉移和人口流動帶來的新興社區將在城市邊緣不斷出現,以滿足轉移進來的高素質勞動力的居住需求。于是,一些大型的社區集群會由于人口密集,居民素質較高,收入頗豐,產生巨大的實質消費需求,促使社區商業得到較大發展,而新型社區商圈也將不斷出現。 王先慶認為,以廣州、深圳、珠海為例,由于城市產業轉移,一批新興商圈不斷出現,有些還成為頗有影響力的大型商圈,大有成為新核心商圈之勢。如廣州的番禺廣場商圈、萬博商圈、白云新城商圈等。 “未來中國會出現二、三萬個新興的四線、五線的新城鎮,這些新城鎮將匯集中國三、四億的人口,他們需要一批新興的社區級商圈。這一商圈會受到大家的關注。”王先慶透露,明年將重點研究珠三角的社區商業發展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