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6日,廣東省政協常委、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常務副主席、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郭基煇先生、廣東省政協常委兼港澳臺委副主任、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執行主席、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山先生出席新聞發布會,就“廣州南沙區慶盛交通樞紐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機遇”等多個議題接受媒體專訪。 優化廣州南沙區慶盛交通樞紐建設 按照今年初廣州市國規委公示《廣州市2017-2035年總體規劃草案》,南沙肩負著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增長極的使命,在總規文件中首次被指定為廣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交通的通達性將直接影響南沙的發展前景。 為此,郭基煇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建議增加廣深港高鐵停靠南沙慶盛站的班次,提升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的流通效率,促進穗港協同發展。 第二,建議平衡南沙慶盛片區發展方向,實現慶盛“產城融合”與“職住平衡”。希望有關部門為慶盛片區適當分配更多居住空間,包括將一部分住宅區域預留給港人及大灣區同胞; 第三,建議設立交通、發改委、供電及產業園等多部門協調機制,優化以慶盛高鐵站為中心的大型公交設施,實現慶盛交通樞紐效益最大化,促進大灣區之間的交通連接、產業協作、以及人才流通,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作出貢獻。 廣東省政協常委、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常務副主席、新鴻基地產執行董事郭基煇先生發言 加強粵港澳青少年交流平臺建設 目前,粵港澳合作發展進入灣區經濟共建時代,城市群及城市個體面臨著融合并進的發展機遇。青年是灣區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主力軍,支持港澳青年在內地發展是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任務。 根據《香港青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指數2018》數據顯示,與2017年相比,通過社會各界的推廣與努力,香港青年對粵港澳大灣區的了解程度已呈現顯著提高,增幅達到25%(以百分比計)。 同時,超過半數香港受訪者認為香港青年赴大灣區發展具有三大優勢:專業化服務的優勢,國際化管理經驗的優勢,以及科技創新的人才優勢。(認同比例分別為:58.71%,55.38%,50.93%) 霍啟山指出,加強粵港澳青少年交流平臺建設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載體,建議從“三加”:加快建設進程、加強建設力度、加大建設投入予以推進。 具體而言,一是以大灣區融合發展為主題,深化開展“青年同心圓計劃”,重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交流合作;二是加強港澳青年來粵服務體系建設”,為在粵求學、就業、創業及生活的港澳青年提供服務和支持; 三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行動聯盟實體化運轉,推動聯盟成員共享資源;四是持續擴大港澳來粵青年實習規模,探索與港澳高校、專上學校合作建立實習基地。 廣東省政協常委兼港澳臺委副主任、香港廣東青年總會執行主席、霍英東集團副總裁霍啟山先生發言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