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多方嘗試轉型發展之后,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虹)首次跨界餐飲,于日前推出新零售物種-虹食匯體驗餐廳,試圖打造天虹系首個零售餐飲業態樣本。虹食匯模式近似于盒馬和7fresh,將超市現購食材和堂食加工打通,同時增加了自動數字化烹飪等黑科技體驗。不過,對于天虹的這次轉型,業內專家并不看好。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超市疊加餐飲的模式從目前來看,成本和收益的平衡仍是難點。此外,就餐環境排檔感強,體驗性較餐廳差,因此,這種探索未必能帶來實質性改變。天虹的真正發力點應該是轉為真正的生活方式中心,提升百貨的核心價值。 開設體驗式餐廳 虹食匯體驗餐廳位于深圳羅湖國貿天虹2樓的天虹超市,占地面積約260平方米。與盒馬、7fresh打造的超市+堂食概念如出一轍,顧客在天虹超市購買食材后,可以在虹食匯深度加工并堂食。為了增加體驗性,虹食匯增加了炒菜機器人,讓顧客體驗全自動數字化烹飪。據了解,今后還將推出星廚親授烹飪課程。天虹超市的海鮮水產專柜也即將上線。 天虹方面指出,虹食匯以供應鏈、體驗式、數字化為戰略核心,為消費者提供新的零售與餐飲體驗。據了解,天虹于1984年成立,是以百貨店、大型購物中心、便利店為主的中外合資體零售業態,旗下擁有天虹、君尚、[email protected]、微喔四大零售品牌。截至目前,天虹百貨在京共有三家店。 謀多業態發展 事實上,近年來,天虹一直在進行多業態發展。截至2018年9月,天虹股份在北京、廣東、福建、江西、湖南、江蘇、浙江、四川等8省25市開設了綜合百貨68家,其中包含2家社區生活中心,以及超市74家、購物中心10家、便利店167家。 去年,天虹一直在加快市場布局,商業項目相繼落地華南。預計將填補醫藥高新區大型商業綜合體空白的天虹購物中心中國醫藥城項目將于2019年底開業;此外,天虹還與東莞市巨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約,就東莞舊錫邊村城市更新項目開展合作;天虹股份和廈門公交集團控股子公司廈門特運集團有限公司簽約的廈門特運運營中心項目也將于2019年上半年開業;天虹股份還先后與江蘇泰州、湖南長沙簽約,宣布將在兩座城市分別打造新的天虹購物中心等。 項目的接連落地,給天虹帶來了收益。天虹發布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23億元,同比增長6.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5億元,同比增長29.52%。根據天虹10月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將達到7.18億至10.77億,零售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4.17%。 加碼體驗化 隨著傳統百貨業的衰落,天虹也在不斷探索通過業態升級進行轉型發展的途徑。2018年1月,天虹WellGo無人店嘗試入駐高端住宅區,在深圳龍岸花園開設了第一家社區店。緊接著,湖南省寧鄉市當地首個集吃喝玩樂購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寧鄉天虹在2月開業。5月,獨立超市陽江東匯城[email protected]在廣東陽江東匯城開業,這也是天虹挺進粵西市場的第一店。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天虹在調整業態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探索未必能帶來實質性改變。他指出,消費時代的變化呈現零時差、零距離、零渠道的特征,技術的發展讓中間渠道消失。天虹的虹食匯也是受到了盒馬鮮生、7Fresh等模式的影響。但從目前情況來看,這種模式是否贏利、成本收益是否平衡還有待觀察。賴陽坦言,實際上,餐飲并不是人們外出消費的首要目的,在超市中引入餐飲功能,相當于變相疊加了排擋餐飲功能,顧客的用餐體驗和真正的餐廳相比,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天虹的發力點應該在提升百貨核心價值,轉變為生活方式中心,但目前來看,天虹百貨并未真正適應這一轉型方向,當下轉型的收獲也將十分有限。 |
|
原標題:復制盒馬模式 天虹開設“虹食匯”體驗餐廳 / 編輯:v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