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餐飲將近二十年,我還從沒遇到過這么束手無策的局面。”——來自一位老餐飲人的自述。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春節,對于全國人民來說,仿佛是一場還未結束的噩夢。對于餐飲人來說,它不是夢,是擺在面前,真真實實的一場災難。響應疫情防控工作,成千上萬的餐飲門店暫停營業,食在廣東,迎來了最孤獨的黑暗。 2020年 1月19日,廣東確認首例輸入性確診病例; 1月20日,鐘南山院士宣布病毒會人傳人; 1月23日,廣東決定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1月24日,大部分餐飲門店年夜飯退訂量高達72%以上; 1月25日,廣東大部分連鎖餐飲門店宣布休市停業; ...... 2月7日,廣州番禺區宣布暫停堂食服務; 2月12日,廣州11區全部暫停餐飲堂食服務; 2月12日起,廣東多個城市陸續宣布叫停堂食服務; 2月13日起,多家餐飲開始上線、發力外賣; 2月15日,50家連鎖餐飲成為廣州市首批預約式網絡訂餐企業,提供團餐服務; 2月18日,廣東省商務廳領導調研餐飲企業,研究餐飲企業復工復產的可行性; 2月20日,廣東分級為Ⅳ級防控區的縣(市、區),餐飲經營單位可以開放堂食;陶陶居成為廣東省餐飲協會復工復業示范企業,率先宣布開門營業; 2月24日,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響應,部分餐飲店陸續開始恢復堂食。 持續32天的“一級響應”結束后,目前省內部分餐飲企業的堂食服務已逐步有序恢復,但是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對于堂食依然保持理性的觀望態度,不少復工餐企表示“開業也在虧損”。餐飲人的生死大考還在繼續,客流、租金、人力成本、外賣成本等依然是餐飲企業不能承受之重。 選擇外賣止損? 傭金太高 外賣也自傷 據中國飯店協會早前發布的《2019中國餐飲行.業報告》顯示,行業平均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占餐企營收32.67%,行業平均原材料成本占營收的41.31%。疫情下,餐飲企業損失了近9成的營業收入,調查企業平均每日虧損金額為30.35萬元,其中84.54%餐企日虧損金額在12.6萬左右。 在此情況下,外賣似乎成為大部分餐飲企業維持生命的“救命稻草”。如甘思咪哚·云南菜、太二酸菜魚、花悅庭、大龍燚、Grappa's森洞意式餐廳、深夜食堂、御前十七、椒王火鍋等原來只做堂食的餐廳紛紛上線外賣。 突發疫情加速了線下餐飲線上化、數字化,美團、餓了么口碑兩大主力平臺迎來了爆發期。等據媒體數據披露,在最近的一個月,已有超過15萬家門店新上線餓了么口碑等平臺開通外賣服務。但據記者采訪發現,也有相對一部分商家表示“因外賣人工成本、平臺傭金成本過高無法負荷”,選擇堅持不外賣。 據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2月份發布的《廣東餐飲企業受疫情影響調查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外賣抽傭高已躋身成餐企“三大難題”之一。 數據來源:《廣東餐飲企業受疫情影響調查分析報告》 記者整理發現,目前兩大主力外賣平臺已先后出臺相應的區域和全國性的幫扶措施,其中,口碑餓了么33天里主動進行了四次減免傭金的措施。記者采訪了部分廣東餐飲企業,外賣平臺的優惠是否落到實處有不同的看法。 兩大外賣平臺疫情期間的幫扶措施 第一商業網整理 據大同酒家向記者透露,美團目前外賣贈送了價值近一千元的點金推廣充值折扣券;部分產品的傭金也返還到了點金推廣賬戶,優惠相對“直接”。也有餐飲企業表示,美團外賣增加了補貼力度,提高了平臺承擔的補貼部分,更加惠民。 針對餓了么從3月1日起實施的幫扶措施,有餐飲企業向記者反映,該優惠政策有前置條件,需預存1500元到平臺,直到六月份方可提取。 更多的商家則表示,“現有措施不足以解決實際問題”,還有商家表示“做外賣更虧錢”、“外賣把傷口扯得更大”。目前已有商家聯合行業協會呼吁“外賣平臺降低傭金”。 外賣平臺官方數據披露,目前美團外賣的傭金費率普遍在18%-26%之間,餓了么的費率在15%-25%之間。根據《2019年第1季度中國互聯網第三方餐飲外賣市場發展報告》顯示,同領域用戶覆蓋率數據中,美團外賣(68.3%)要高于餓了么(61.8%)。 以某大型連鎖餐飲為例,該品牌分別在美團、口碑餓了么開通了外賣服務,但負責人透露“通過這兩家平臺(在廣州及深圳)的下單量只有美團的10%以下。”盡管餓了么目前宣布的優惠幅度更大,但美團較之覆蓋率更廣,商家更愿意選擇美團上線外賣。 該名餐飲負責人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原來外賣毛利大約55%,美團外賣優惠客戶抽點13%(普通商家抽點在20%左右)扣除特價產品推廣費、送餐成本、打包及餐具成本后,只有32-35%的錢能收回來。”簡單地說,假設消費者外賣下單100元,外賣抽傭11元(按20%計算),商家最終獲得毛利只有35元,而這毛利還不足以支撐餐廳的運營成本。 為了增加外賣渠道、減輕抽傭壓力,佬麻雀、大同酒家等餐飲商家通過自建小程序完善線上布局。以佬麻雀的小程序為例,消費者可選擇自提外賣,程序根據設備定位,消費者選擇相應門店、取餐時間等進行下單。同時,優惠券和商城積分可同步到用戶賬號,用戶粘合度更強。 選擇堂食自救? 復工面臨三大壓力 目前,廣州酒家、陶陶居、山東老家已率先示范性地恢復堂食,但大部分餐飲企業依然選擇“按兵不動”,有部分餐企向記者透露已有堂食復工時間安排,如帝芬諾咖啡已于3月1日全線恢復營業;萬歲壽司將于3月中旬重新營業;海門魚仔則安排在3月底恢復堂食。 有不少商家認為,現在恢復堂食或將加重原來的經營負擔。某餐飲企業目前還是處于停業狀態,該負責人表示“恢復堂食,人力、租金、防控設備成本都不是小數目。最重要的是,沒有客流才是最大的痛點。” 已復工的知名連鎖餐廳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正考慮將企業架構進一步精簡,以減低用工成本,再想辦法提高人均產值。與此同時,面積較大的店鋪也考慮將部分面積交回甲方以減低租金壓力。 資深餐飲人、新勢力餐飲執行董事黃智文認為,對于大部份餐飲企業來說,外賣只系極少數企業自救的一種無濟于事的方式,根本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外賣難,堂食更難。當前堂食壓力空前巨大,他認為當下更應該保存實力,靜中求變,等待更合適復工的時機。 針對目前餐飲企業經營難題,第一商業網已開通“資源對接通道”,為更多實體零售商家快速解決當下經營困局。如有經營壓力急需轉鋪等尋求資源,可聯系本網記者(烙華 18126759002),第一商業網與您共克時艱!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