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左右,實體書店經歷過一波倒閉潮。但是不過幾年時間,新派的生活方式書店以咖啡+生活方式+第三空間+書店的概念再次復活,成為年輕人必“打卡”的地方之一。在新零售場景消費中,最重要的兩個指標是用戶停留時間與轉化率,而對實體書店而言,過去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單純追求坪效。 小編來整理了幾家當下比較火的書店,他們是如何提升坪效的? 全國首家天貓無人書店落地上海2018年4月23日,全國首家天貓無人書店正式在上海復旦大學開業。 志達天貓無人書店面積94平方米,容納5000多品種、總計6000多冊圖書,涵蓋文學、小說、社科等多種品類。書店分為淺閱讀和深閱讀兩大區。推開大門便會發現無人書店的“奧妙”。入門時顧客可以“刷臉”綁定支付寶賬號,開通免密支付;店內無人值守,每本書下方均貼了價簽,書店擺放了兩張長閱讀桌及懶人沙發,顧客可在這里閱讀。當選好圖書,走出支付通道,系統會自動結算,實現無感支付。 新華書店轉型新零售,北京落地第一家智慧書店 2017年12月,新華書店宣布與阿里云進行戰略合作,利用阿里云新零售“中臺”理念和技術,進行整個業務流程的重構與快速創新。據悉與阿里云合作后,新華書店將整合全國12000家實體門店、584家出版機構、3000家大中型圖書館等全產業鏈資源。 線上打造云上文化“新華書店網上商城”以及“全國大中專教材網絡采選系統”,線下將開設智慧書店,通過AI賦能,讓書店從多個維度去觸動消費者,第一家在不久后落地北京。也就是說,這家80歲的“老店”很清楚地知道,不能再完完全全靠實體店了。
「言幾又」獲1.2億元B輪融資,要「連鎖不復制」地開100家店 前言幾又在國內已有近40家門店,分布在北、上、廣、深等1線城市和杭州、南京、成都、重慶等1.5線城市。到19年底,言幾又預計將在16個城市開至100家店。 一方面,言幾又煞費苦心豐富空間屬性;另一方面,言幾又的核心仍是圖書,渠道與供應鏈至關重要。另外,言幾又于2年多前自行開發了數據系統,反映每本書的銷售量與趨勢,制定調整方案和判斷接下來的選品,也會將部分數據開放給出版商。同時,言幾又的會員系統也于2017年6月上線,通過微信服務號,言幾又不僅會記錄用戶的行為數據,喜歡哪位作家、喝了什么咖啡、偏好什么活動,而生成個性化推薦,還會開通電商服務。目前90%的單店已經處于盈利狀態。 “文軒云圖”智能書店不打烊,晚8點到11點座無虛席 “文軒云圖”的智能實體書店,“這個書店24小時不打烊,基本功能是借書、薦書、查書、還書、IP推送和信息發布。”只需掃描二維碼下載APP,注冊并繳納99元押金后,即可免費借閱兩本書或者優惠購書。便捷,新穎的閱讀方式吸引廣大市民踴躍體驗,平常還推出五折優惠購書活動。占地不足8平方米,由一個自助借還主機和3個智能書柜組合而成。負責人表示:“一個剛開了三個月的智能書店,它的自動計數流量為18000多人次,尤其是晚上8點到11點鐘,幾乎座無虛席。”
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開店1400家,全球1.8億會員,月賺超1億。 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定位:從年輕客群群到定位50后、60后。 2.生活化:做書店中最會設計的。 東京新宿的蔦屋變成了圖書公寓。 東京二子玉川的蔦屋變成了家電展。 3.強關聯性:用戶體驗至上站在顧客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比如愛好讀書的人,可能同時也喜歡聽音樂和看電影,蔦屋就將這些聚集到一個區域,通過設計,把數碼潮和白紙黑字的世界聯結起來,按照書的內容,重構了書店空間。
比如自然科學區,你可以在中間流水臺上看到幾座生動的動物模型。 食譜區內,你可以看到各種醬料、工具等。 4.畫像數據:會員卡還可買奔馳。 蔦屋的會員卡T-Card是積分卡,這張積分卡還可以用來買奔馳!2014年,T-Card發卡數為5000萬張,如今更是已超1.8億,超過了日本人口6000萬左右的數量。此外,T-Card的使用場景可以給增田提供有力的用戶畫像數據支持,從而為每一個讀者量身定制屬于他們自身的生活方式提案。 歸納起來,這些書店主要做了哪些新興的變革? 1、單一書店業態迅速消失,擴展多業態:書店+咖啡、空間、生活方式。 2、定位在注重體驗和精神空間消費的新新人群:線上書店解決一部分購書人群,線下門店強調體驗和精神空間消費。 3、接入新零售IT系統:通過刷臉、AI、數據畫像等數字化能力,提升坪效。 所以,從以上案例不難看出,對于書店來講,通過書籍、影像等粘住用戶的高價值內容閱讀增加顧客留店時間;通過多業態模式書店+咖啡+精品銷售以及生活方式,打造高毛利品類提升轉化率,最終讓“粘住用戶的內容+高毛利品類”相互作用,完成消費決策的閉環,提升坪效。而其中,新零售數字化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
|
原標題:必“打卡”書店:蔦屋書店、言幾又、天貓無人書店如何提升坪效?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