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想象你在書店看書的同時,還可以逛展、喝咖啡、聽講座?被人們樂評為“最美書店”的言幾又為國人打造了一次次現象級奇跡。 上千平的占地面積、多種不同的業態組合、日客流近萬,每一座言幾又的落地,都會吸引著人們趨之若鶩,在城市掀起瘋狂打卡熱潮。究竟言幾又有何魅力? 近日,思爾福《匠造者》與言幾又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揭秘書店“新物種”言幾又如何成長為超級文化IP。 01 品牌發展 2006年 第一家今日閱讀在成都小區開業,銷售流行書刊及文具小件,同時憑借“閱讀在身邊”的品牌理念實現連鎖化經營。 2008年 實體書店市場遭遇寒潮,今日閱讀擴大經營面積,融合多種業態,將轉型升級的目光投向新式購物中心。 2010年 以“書店+”模式回歸的今日閱讀在成都凱德廣場正式開業,成為成都首家引入咖啡飲品和文創商品的實體書店,完成從書店到文化空間的蛻變。 2013年底 今日閱讀完成全部轉型,并開始醞釀復合型城市文化空間模式。 2014年 言幾又在今日閱讀近十年沉淀的基礎上應運而生,“書店”升級為“文化生活體驗空間”,此后,言幾不斷豐富產品線,成立子品牌:言幾又·見、言寶樂園YJY KIDS、言·café。截至目前,言幾又在全國范圍14座城市開設實體店近60家。 02 消除平臺邊界,加快線上線下全域互通 2020年初疫情爆發,讓所有的實體經濟遭受重大的打擊。作為全國連鎖型實體經營企業言幾又無一幸免,門店業績呈現插水式下滑,門店客流突然“消失”,只有鵝黃暖色的燈光伴著架子上整整齊齊的圖書。 對此,言幾又迅速開始啟動經營調整工作,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疫情期間線上銷售的布局,于2月上線了“言讀:精神食糧補充站”專題活動,將圖書和產品上線至線上商城,從而解決了圖書的配送問題。 隨后,服務再次升級,言幾又將該活動全面上線“餓了嗎”外賣平臺,以全國門店為服務中心,用戶可以在線選購,“餓了么”提供配送,最快半小時就可以把言幾又的“精神食糧”輸送到家,解決了配送的時效問題。 此后,言幾又云店重磅上線,作為門店服務體驗的加碼,覆蓋了用戶不在店的碎片化場景,提供更多圖書以及產品服務,建立起連通線下線下的服務模式。疫情的到來對言又幾門店業績造成了沉重打擊,但也倒逼其加快了線上線下全域互通的步伐。 03 消除業態邊界,塑造生活方式品牌 如果你在言幾又看到帶著孩子的媽媽在做美容、扎著馬尾的文藝青年在分享著旅行經歷,那你千萬別懷疑,這就是言幾又。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國人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愈發強烈,言幾又圍繞用戶需求,以圖書為媒介,鏈接藝術、文創、餐飲等多元場景,給到“只想來翻翻書、不打算買書”的顧客們有更多的選擇。 在言幾又你可以看有趣的書、參加豐富的活動、逛心儀的展、聽不同領域的講座、喝喜歡的咖啡…………這種更生活化更場景化的表達,并非僅僅停留在書籍本身,而是「書+藝術+時尚+文化+社交……」。這樣由言幾又構建的全新生活方式,它讓書的包容性距離每個人更近一些,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去感受它,解讀它。 言幾又一路走來經歷了三個時代,1.0時代的書店強調的是書籍的販售,2.0的門店講究的是空間審美的重構,3.0時代,就是在追求以書作為核心發展出個性化的生活風格。全新的消費時代背景下,消費習慣已從單純的購買模式轉而為“認同感”買單,并創造以興趣為基礎的“多元文化圈”。100個人可能有100種生活方式,單一的業態和模式早已無法滿足新生代消費者的喜好和習慣。言幾又致力于打造一個綜合性的文化消費平臺,并朝著一個真正的生活方式的品牌邁進。 04 消除設計邊界,打造城市文化地標 每一家言又幾,背后都蘊藏著獨特的城市文化靈魂。在小紅書上搜索一座城市必逛的地方,總是少不了言幾又的身影,打卡、種草言幾又成為了眾多網紅景點愛好者列入城市旅游tips重要的一項,對于他們而言言幾又不僅僅是一家書店,更是城市文化的縮影。 “連鎖不復制”,是言幾又設計的理念。如果大家平常有留意過言幾又的門店設計,就會發現言幾又每一家門店都各有自己的“設計門道”。“千店千面,扎根地域”。通過對自己文化形象的梳理,不斷提升品牌個性,打造出“千店千面”的形象,強化場景化概念,突出每一家門店的地域文化特征的植入。 提及言幾又是如何看待“書店網紅化打卡”現象。言幾又表示“網紅打卡”對于品牌可持續發展來講,不具備長期生命力。不可否認“打卡化”從另一個層面也推動了書店行業空間設計美學的發展,更快速的從以往單一功能的圖書賣場、圖書館,升級轉變為更符合品牌個性、體現品牌態度的文化空間。書店作為一種特殊的商業模式,不能過度依賴“網紅效應”來吸引客戶,需更多在內容上的呈現給消費者。 言幾又的門店不是網紅場景的堆砌,而是植根于本土地域文化的閱讀場景的強化,一方面促進了當地文化的在地性探索,另一方面也釋放出閱讀的更多可能性。通過書店的窗口,吸納城市文化精髓,使每一位在言幾又看書、喝咖啡、約會、拍照的顧客都能夠潛移默化地感受這座城市的美好。 案例呈現 言幾又·鄭州建業凱旋廣場店 由曾設計過MUJI上海酒店的日本知名設計師新谷典彥老師操刀。帶著對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理解,以「村落」文化為主題,創造了古老與現代、文化與潮流并俱的新晉文化地標。 言幾又·廈門萬象城店 言幾又將“城市島嶼”的概念植入空間,打造了一座融合于廈門的創新型閱讀主題生活場所。作為首個“360°全方位立體空間”,言幾又可以說是把流線鏡面設計美學,玩到了極致。黑色不銹鋼鏡面與原木結合,兩種不相容的素材被神奇的組合在一起卻不顯突兀。攝影鏡頭拉伸至極限,視覺無限延伸,只能嘆為觀止。 05 言幾又的制勝秘訣 從一家小眾書店,成長為每年3000萬客流量、注冊會員200萬的超級文化IP,言幾又的成功有哪些制勝秘訣?歸納言幾又的品牌發展經歷,總結出了四大核心秘訣:設計力、書店力、場景營造力、生活方式提案。? 設計力-用先鋒設計精神和更多美學設計來改變傳統書店氛圍? 書店力-專業的圖書采選團隊,提供多元的閱讀入口? 場景營造力-用更多的創意語言,搭建言幾又式的場景空間,把文化產品的形態,裝在創造的場景來? 生活方式提案力-融合多種內容,向消費者推薦更多的生活方式旨在用設計精神引導文化生活方式的全新體驗,延展出遠比原意更加充沛充盈的文化內涵。 06 實體零售業區別線上零售的場景感 在消費快速迭代升級、線上銷售沖擊的大市場情況下,未來的零售體驗店一定是有超強體驗感和吸引力的場所,可以給客戶帶來線上購物感受不到的場景感,智能化、主題化、跨界、復合......在空間打造上未來實體零售店通過更多元的新型材質、制作工藝及高新科技元素的植入,空間質感、購物體驗和線上線下零售一體化聯動,品牌個性將更加凸顯,客戶對于品牌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將是驅動到店體驗消費的主要因素。 商業零售空間設計已經在進行新一輪的升級變化,從單一的零售空間變得更多元、便利。美陳行業由于在國內起步較晚,目前相對比較完善的是服飾行業;由于受到電商的沖擊及消費市場的需求變化,零售行業已經開始認識到陳列的重要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美陳對于實體零售企業來講會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板塊。 結語 從小眾書店,走成超級文化IP,言幾又用實際行動不斷打破固有模式,汲取城市文化養分,延展閱讀的界限,融合餐飲、娛樂、社交、體驗等場景,致力于打造有交付、有溫度、有連接的內容生態,為新生代的消費者創造價值。未來,請持續期待無限創造的言幾又。 |
|
原標題:言幾又如何從從小眾書店成長為超級文化IP?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