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線設計對于商業物業而言,如同人體內的血管般重要。良好的動線設計,可為客流提供一整套清晰可辨的脈絡。該文對上海港匯恒隆廣場、上海大悅城、上海K11等5大知名購物中心動線設計進行解讀。 01 上海港匯恒隆廣場 圓型單向進出設計避免人流環流弊端 外部動線 項目外部商場與辦公樓出入口與出租車停靠設計良好地結合,通過對人流與節點的安排,為商場正門創造了良好的展示條件 內部動線 內部動線以圓型單向進出設計,高層用樓廊連接客,規避了由于公寓一層不能完全作商業而導致人流不能環流的弊端,完善了一層的動線組織,同時營造出室外休閑的空間 地面人流線 地下人流線 垂直動線 地鐵通道與項目軸心連接,采用對稱型方式,設計兩條從地鐵大廳到地面層的扶梯和樓梯,通過控制扶梯的方式,由兩部電梯直接導入中庭進行緩沖,有效分散人流。 【點評】 在整體的空間中打造商業街模式,內街呈現90度角,有效增強了商鋪的可見性和可達性,使消費者容易置身商場中心,但動線在集中于某些通路形成回路方面仍要避免讓消費者走重復的道路。 02 上海大悅城 圓形循環多處形成回流 外部動線 大悅城商場主入口位于曲阜路,處于地鐵站和VIP停車場之間;其中地鐵8號線1號出入口可直達商場B1層。 內部動線 整體動線設計十分清晰,形成圓形循環動線;內部動線為螺旋上升型,可以把客群帶到每一家商鋪,有效地防止了死角問題;主動線寬6-10m,次動線寬3m。 【點評】 環形布局大大降低了動線的復雜性,提升了人們逛店的便利性。但是因高樓層產生較大圓形中庭設計,壓迫了項目室內的整體尺寸及各層動線設計,為次主力店讓步,導致低樓層商家數顯得很少。此類型單層小高樓層商業,香港郎豪坊的動線設計更勝一籌。 03 上海K11 圓弧形動線避免視覺疲勞 外部動線 入口分析:商場主次入口,除B2層與地鐵有通道直接相連外,共有3個地面出入口。 車流動線分析:停車場入口高2.2米,位于商場后方寫字樓下,為商場與寫字樓共用。 內部動線 水平動線:一層動線明晰,南為商場主入口,北端為從辦公樓區域進入的次入口。 垂直動線分析:商場1處位置設有直梯,共3部;扶梯共有17個。 人流動線 B2層與地鐵銜接,人流量大,因而布置了一個大 P-Plus 名品集合店和幾個大的服裝配飾店,來吸引顧客進入項目。主動線曾“回”字形, 可見性較好,基本無視覺死角,而店鋪展示性較好。在項目另一端布置了美妝零售和美食小吃,起引導顧客的作用。 首層主動線呈“一”字體,稍微有一點兒曲折。 這樣的視覺引導使顧客在購物中心里面沒有視覺疲勞,或者不知道自己該往那邊走,增加方向感,又能增加美感,不會像方框看起來那么死板。 【點評】 動線規劃采用傳統模式,中庭加邊圍商業,在環中庭處及動線節點安排多個藝術展示點增強主題,但相對芳草地將傳統的四方形切割成了不規則的多邊形,整體動線空間看起來相對呆板,吸引消費者對藝術的探索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04 上海恒隆廣場 弧形動線設計加強購物欲望 車流動線 由于陜西北路和西康路是單向行駛,因此周邊車流方向為陜西北路由北至南、南京西路由東至西、西康路由南至北,其中南京西路陜西北路路口車流量最大。由此,規劃2個車庫入口分別位于陜西北路和西康路,車輛經陜西北路由北至南、西康路由南至北進入。 人流動線 人流可由南京西路陜西北路和南京西路西康路兩個入口進入。 由于車流從南京西路由東至西行駛,南京西路陜西北路人流量最大,因此為主入口。人車分流,保證了恒隆廣場周邊環境暢通、有序。 內部動線、垂直動線 B1層分為兩個區域,分別是鐘表珠寶廊和休閑時裝區,各自有獨立的內部動線,寬約4米,兩個區域之間丌連通。 1F層在兩端分別有一大一小兩個中庭,連接它們的是寬約8米的弧形主動線。 【點評】 單動線雙中庭設計營造了高檔商業環境,兩端商場入口圓中庭,中間以狹長式中庭連接,打造單一弧線動線,流暢舒適。并且將動線短的地方直接做成直線,提高商鋪利用率,將動線長的地方做成曲線,避免產生走道過長的心理感受。 05 上海百聯西郊購物中心 “八”字動線將人流聚于中庭 平面動線 項目整體形態為內街式購物中心,南北兩棟建筑體單體,中間以一條內街分割,內街寬度為10米左右。項目東西共有兩個出入口,中間為圓型大中庭廣場,作為人流動線的集中點,將東西兩側進入的人流匯集于此。在大中庭的北側另有一個圓型小中庭,作為1F東北側內通道的端點。 項目2F以上樓層,東西兩端的動線是以外側走廊的形式,中端的南北兩側動線是內部走廊的形式。南北兩棟建筑之間有四座空中走廊連接。動線走廊寬度總體為4米。 垂直動線 項目有兩組上下自動扶梯,位于東西動線兩端;兩組共四部觀光垂直電梯,在大中庭的東西兩側;另外還有兩部客用樓梯位于大中庭處。項目23兩層另有三組自動扶梯位于東西兩端的主力店內,為世紀聯華、東方商廈以及永樂家電使用。 項目有兩部貨梯,五處消防通道。 【點評】 典型的環形布局結構系統,采用經典的啞鈴狀動線設計,設計一條連接兩端主力店同時也是直通建筑內院的步行街,使整個內街的結構和平面輪廓尺度有機銜接,弧形的街區相比直線型富有一點小趣味。但傳統以兩端主力店帶動的動線規劃對商場內部人流的帶動作用有弱化趨勢。 |
|
原標題:上海大悅城、K11、恒隆廣場等5座購物中心動線設計優劣分析 / 編輯:烙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