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王廣場里的一些本土設計師品牌店陸續撤撤離,格仔鋪也所剩無幾,狀元坊也相當寥落,僅余幾家賣服裝眼鏡的店苦苦支撐。 近日,一則關于地王廣場能否變回“潮人打卡地”的報道再次勾起了廣大街坊的情懷。一直在中華廣場附近上班,今年36歲的胡女士告訴記者,最近幾年逛地王廣場真的少了,但剛工作那幾年,下班就在地王廣場淘貨的她,現在仍然時不時會去地王廣場看看,“可惜原先喜歡的賣首飾和衣服的店越來越少,一些本土設計師品牌店也陸續撤了,剩下的店都沒啥特色。”而幾年前外地朋友甚至回國的親戚來廣州玩,地王廣場也是王小姐帶去參觀吃逛的首選商場,“很多精美的小玩意讓人愛不釋手,就算現在淘寶也有,但總是眼見為實更加心動。”王小姐表示,原先地王廣場有很多格仔鋪會有大量動漫精品,可現在格仔鋪也所剩無幾。 與傳統商圈差距拉大 記者前段時間到另一個昔日潮人勝地狀元坊時也發現,如今的狀元坊已經相當寥落,僅余幾家賣服裝眼鏡的店苦苦支撐,路面破敗不堪,工作日也幾乎沒有什么購物者,只有少量附近街坊或者游客經過。而即使能直通地鐵口,人流量充足的“流行前線”,這兩年也是飲料小吃店增加,而“潮流”元素減少,一些特色服飾鞋類買手店也早已消失。 世邦魏理仕廣州公司董事總經理及商業部主管嚴思慧認為,越秀、荔灣等老商圈的硬傷在于缺少新增的優質購物中心供應,品牌難以進入,商圈業態更新迭代慢,導致對消費者吸引力不斷下降。比如北京路商圈,當年眾多國際快消時尚品牌都想要進入,但礙于多年來都很少有優質購物中心或大面積街鋪出現,難以滿足這些國際品牌的硬件或展示需求,因此很多國際品牌只能放棄進入。反觀近10年來的天河路商圈,隨著多個優質購物中心入市,一方面競爭加大,另一方面讓業主更積極地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優化租戶結構,大大豐富了商圈的品牌結構,并成為品牌進入廣州的首選商圈。優質供應的缺失也令老城區商圈與天河路商圈的差距不斷擴大。 微改造有助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升級 記者前往地王廣場探場發現,小長假期間該商場仍有一定的客戶群。臨近傍晚時分,入口處的多家粵菜食肆和茶餐廳有較多客人,部分食肆還需排隊。但走進商場內則略顯寂寥,除了首層還有一些較大的服飾店和精品店開門外,負一層大部分檔口關閉,只余少量經營服飾、美容美甲、塔羅牌等店鋪。反而是負二層由于空間較大,且有多家銷售寵物和寵物用品以及寵物美容店鋪,有不少牽著狗狗的主人在這里遛狗聚會。作為市區內罕有可以帶小型寵物入場的商場,地王廣場較受附近“鏟屎官”的歡迎,同時也時不時有年輕爸媽帶著小朋友到此來看寵物店內銷售的貓狗。負二層還有多間密室和探案等游戲主題場館,小長假期間到場的年輕人也有不少。另外,負二層還開有健身房、街舞班,兒童興趣訓練營以及泰拳館等運動場所,也有一定的固定客流。值得留意的是,負二層的小劇場輪流播放經典港產喜劇片,也常有老街坊帶著孫子到此看電影。 如果說地王廣場還有街坊客、“鏟屎官”、健身愛好者以及游戲達人固定到訪,那狀元坊的衰落則更加明顯,記者近日在狀元坊見到,這條多年前人頭涌涌、走路側身的街道已今非昔比。目前只有主干道還剩余少量賣精品、鞋襪和眼鏡的商鋪,其余內場商鋪已基本關閉。狀元坊內的青磚路也呈現濕滑、松動的狀態,沿街不少檔口的招牌已被取下,但字跡仍在。據了解,去年3月份《人民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規劃》獲市政府批復并正式公布實施,其中提出要將人民南打造成為集商貿交往、文化旅游、休閑娛樂、居住生活為一體的廣州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典型案例之一;同時2020年前要推進狀元坊、安業里社區微改造,實現業態提升。 舊時“潮場”仍可在“潮”字上下功夫 世邦魏理仕廣州公司董事總經理及商業部主管嚴思慧認為,不少老城區舊商場和舊商業街轉型不易,也跟其原有的硬件設施有關。比如單個鋪位面積較小,層高不夠,通風排氣條件差,外立面的展示不夠吸引,公共走道較窄等。平均十到二十平方米的單個鋪位面積,硬件設備難以滿足當前快速擴張的餐飲及其他體驗式業態的面積要求。而且老城區舊商場或商業街業權分散,很難進行統一全面的區域業態重組和品牌優化。但如果要這些昔日“潮場”放棄原有針對的年輕消費群,改其他類型客戶風險也是存在的。反而可以在場景、購物消費的舒適度上做些功夫。畢竟,現在年輕人消費力并不低,同時也個性鮮明,抓住他們的消費需求,比轉型穩妥。 一度經常到地王廣場尋覓動漫玩偶以及手辦的曾先生認為,地王廣場附近有大量小學和中學,年輕人群體還是充足,建議地王廣場重新引入二次元類型的店鋪,包括二手漫畫書、手辦、游戲人物造型服飾等。“比如日本東京的秋葉原,就是全球宅男宅女的打卡勝地,包括各種動漫元素,還有人氣偶像團體專屬劇場。地王廣場可以借鑒下,定位還是要更明確”。家有三只貓的資深“鏟屎官”小婕表示,云吸貓是大趨勢,地王廣場曾經開有相當不錯的貓吧,但這兩年不知道為何又關了,針對愛寵年輕人搞多些新店和新活動,絕對是可持續發展道路。 年輕時經常到地王廣場逛街,現在則每周末苦于帶娃到處玩的廖小姐則認為,地王廣場可以針對潮爸潮媽開設親子工坊或者兒童活動場所,雖然現在場內有一些針對中小學生的興趣班,但感覺檔次還不夠高。廣東省商業地產投資協會會長、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也對媒體表示,地王廣場發展方向是沒問題的,“最關鍵是自身定位和經營內容的選擇”能否把特色營造出來。 至于狀元坊的前景,附近恩寧路的永慶坊給出了一個示范。重新開放運營2年多的永慶坊,不管是與老建筑緊密貼合的充滿現代感的玻璃房,還是盡量保留老建筑粵式氣息但內部已成為咖啡館或者茶室的店鋪,都坐滿了在此聊天拍照嘆生活的市民和游客。 行業意見 老城區商場升級 硬件要翻新還要引大牌 嚴思慧舉例,硬件的翻新和改造是老城區商場升級的必經之路。比如恒寶廣場近期翻新改造,就包括了整理鋪位——把小鋪位合并為更大的鋪位;整理動線——把部分邊角位,消費者比較難走進去的區域進行了鋪位的重新調整,并加寬了公共過道走廊;老舊裝修的翻新——包括地磚、燈光及鋪位的外觀等。改造后,負一和負二層亮堂了很多,對于店鋪和品牌的展示效果是有明顯改善的,對于品牌的吸引力會有提升。老城區商場還需要通過引入知名品牌的旗艦店等方式,去提升商場的形象和定位,從而吸引更多相同氣質的品牌聚集,整體上去改善區域形象,讓商圈更年輕化和時尚化。 |
|
原標題:廣州地王廣場、狀元坊日漸寥落 昔日潮地如何轉型升級? / 編輯:柳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