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臺上放有縫紉機、胸章機、3D打印機、激光切割機、巨幅海報打印機……也都可以免費使用。 最高科技的是一個約100㎡的“立方體”房間,安裝了智能玻璃墻,未通電時呈現乳白色,通電之后變得透明,可以開虛擬研討會。 這些還不算夸張,更厲害的是,市民們在這里幾乎可以借到所有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物品,桌游游戲、電腦游戲,手提電腦、iPad、攝像機、耳機、鍵盤…… 圖書館可借用的平板到了三樓,視野一下子開闊了。頭頂是白云般連綿起伏的天花板,四周是落地的玻璃,通過天花板和落地窗材質的選擇,整個空間盡量做到了“自然采光”。 這里被稱為“書的天堂”,4500㎡的區域,其實藏書區只占到三分之一,一共只有10萬冊。 最左邊是兒童藏書區和兒童休息區,孩子們隨時可以從書架上取一本書出來,到橘色閱讀室里,聽媽媽講故事。 最右邊是階梯閱讀區和靜讀區,沒有帶孩子的讀者在這里能享受自己的靜謐閱讀時光。 走出窗外還有一個驚喜就是“公民陽臺”,正對面就是國家議會大廈,這樣的設計也是為了證明自由、平等地享受知識和文化在這個國家是多么重要。 很多人會質疑,作為一個國家圖書館,10萬藏書是不是太少了,但其實圖書館早已安排了圖書在線服務,只要輕點鼠標就可以訪問340萬冊/件藏品,確定借閱后,直接到離家最近的圖書館取閱即可。 芬蘭公立圖書館的宗旨是不分老幼、不論貧富,為所有居民免費提供終身學習機會和娛樂用品。 逛完整個圖書館之后會發現,他們真的很努力在實踐這個宗旨。 它真的就像每個人家里的客廳一樣,學習、工作、會友、帶娃、喝下午茶……除了少量的材料費之外,幾乎不收取任何費用,在這里也不會感到拘束。 圖書館取名“Oodi”,翻譯成中文就是“頌歌”,這是從1600個市民參賽的作品中選中的名字,并在去年12月6日——芬蘭第101個獨立日,正式對外開放。 全世界的圖書館都在面臨著削減預算、用戶數量減少甚至關閉的情況,芬蘭卻花了近8億人民幣在最貴的地盤上造了一個對所有人開放的免費圖書館。 因為對于這個國家的人來說,圖書館是最能夠體現人們在文化和教育上的平等、自由的權利。 他們在2017年最新修訂的《圖書館法規》里要求圖書館促進終身教育、積極的公民參與意識、民主和言論自由。 這樣一個冰冷、嚴肅的法規,他們卻用實際而有溫度的行動去完美地執行,讓每一個生活在這里的人都能免費享受終身學習的自由。 專門定了放嬰兒車的地方 在最新出來的《2019年全球幸福報告》中,這個害羞、靦腆、低調的國家連續兩年成為了最幸福的國家。 “幸福報告”的評比指標有很多:人均GDP、社會支持、人均壽命、社會自由度、寬容度以及腐敗程度…… 其實單從頌歌圖書館就可以看出,一個在社會中始終能夠享受平等、自由權利的人,怎么能夠不幸福呢? |
原標題:“最幸福國家”的不務正業圖書館是什么樣子的? / 編輯:烙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