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萬象匯3樓打造的兒童空間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項目位于江蘇昆山, 此次項目落地無疑打破了消費者對購物中心公區單一設計的印象,也將引領著人們開啟對于購物中心公共空間的美好構想。
昆山是“中國戲曲之母”——昆曲的重要發源地。昆山萬象匯將3層的公共空間打造成為了既能完美地容置多樣化親子業態商鋪,且高度體現了功能與美學統一的兒童主題區。
懷著打造一座集親子、休閑、目的性教育于一體的多功能體驗場所的愿景,通過統籌式立面設計,模糊了公區與鋪面的物理邊界,實現了整體構圖美學的統一性和空間敘述的完整性,令商業空間爆發出了更多維更強勁的場域能量。
為了強化當地居民驕傲的文化標識,盡情展示昆曲非遺傳承之美,此次兒童區的設計以昆曲作為項目美學概念的發源,用趣味設計手法置換傳統美學形式,打造了一座宛如漫游在童話奇境中的夢幻昆城。也把昆曲理念從娃娃抓起,更好地做到了傳承。
主題區域中,親子樂園品牌Meland Club所位于區域獨具的挑高空間,被靈活運用打造成了開放式前臺接待區,讓其成為整個兒童主題區中一個矚目的存在。標志性卡通人物戴上了昆曲盔頭,引據了古文中的稱謂與典故來指代區域標識。
云肩、水袖、云帚、盔頭、臉譜、樂器等傳統元素通過設計語言的轉譯,成為更易被小朋友喜愛和接納的可愛符號,不僅裝飾了公區內的大型卡通裝置,也被糅合進了商鋪門頭標志的設計。
活潑的色塊和幾何圖樣拼接而成的地面裝飾,主題性改造后的護欄,既增強了兒童主題層在整個商場內的標識度,也將空間的童趣感完美烘托而出。設計師根據對消費者動線的科學規劃,還在空間內打造了多組興趣點位。巧妙結合功能的定制軟裝可作為休息區的座椅,同時也是消費者拍照打卡的互動點。
從2樓自動扶梯上至3樓,鮮亮明麗的色彩和造型可愛的裝置瞬時映入眼簾,提醒著消費者這是兒童區,在這里即將開啟一段視覺和心理雙重滿足的體驗之旅。
設計元素的相互借鑒與交融,讓Meland Club自然銜接進公區的同時也成為強化萌幻主題的最美注腳,為商場與品牌提供了雙向利好,獨創了一種新的公區與店鋪界面的立體關系,使之更加和諧與交融,令消費者感受到一種全新的商業形態與購物體驗,共同引爆了商業創想的成功。
不拘泥于既定塑型的沿襲與模仿,獨獨將文化精神抽離,注入童趣化設計的空間當中。空間得以作為橋梁,完成了一次對兒童群體的精準文化輸出與傳承性教育。對傳統戲曲文化的符號提取,與萌趣童真的玩味融合,反映了設計師對傳統藝術元素現當代表達的思考。
而帶著反模式化思維挑戰單一公區設計,探索顛覆式玩法的設計師,也至此圓滿達成了突破舊式消費者主要行為,重組傳統商業布局的設計使命。
當前購物中心的兒童業態正在日益強勁地朝著體驗式的方向發展,不僅從顧客的情感體驗出發,還通過人性化開放式的空間設計,打造一個集文化,娛樂、休閑等為一體的互動式綜合性場所。
那么如何設計出一個優秀的兒童空間,能讓一個孩子帶動家庭消費?如何讓兒童業態在商業同質化嚴重的今天脫穎而出,走俏市場?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分析購物中心兒童空間設計時需要注意的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