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以來,廣州市場監管局始終關注對線上配餐進行食品安全監管。近日,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線上線下新零售業態也開始實行餐飲配送環節的“食安封簽”操作,給網絡訂餐加上一道“安全鎖”。 (盒馬廣州所有門店已加入廣州市“食安封簽”行動) 近年來除了興起的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面臨食安防線問題,商超領域在發展線上業務尤其是餐飲配送時也需要向消費者做出食品安全可靠承諾。“本月起,我們將在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指導和支持下,努力升級“食安封簽”服務,嘗試在封簽上加載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比如食品安全追溯二維碼和食品安全宣傳標識等”,盒馬廣州區域負責人許鳳玲表示,同時對消費者反饋的異常情況給予快速的客服處理,結合社會共治智慧監管平臺,實現信息可查、食材可追、加工可視、配送可控。 “食安封簽”采用一次性特殊材料制作,由商家在餐食打包時封貼,如被撕毀將留下痕跡。消費者可憑撕毀痕跡確認餐食在配送過程中是否完好無損,從而避免人為或其他外部因素對食品的污染。一旦發現封簽出現破損,消費者可以拒絕收餐。 (“封簽”由一次性特殊材料制成被撕將留痕,封簽破損消費者可拒收) 小小的“食安封簽”不僅解決了外賣配送過程中食物被污染的問題,“貼”出了放心消費的保障,“守”住了外賣食品的安全,也為監管部門實現外賣餐品“全鏈條”監管提供了有力支撐,保障餐食配送“最后一公里”安全。 根據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的《關于推廣借鑒上海浦東新區有關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的通知》,13項改革系統集成清單中,第10項為以“盒馬鮮生”為例,支持新零售混合業態發展。據了解,作為集食品銷售、餐飲服務功能為一體的新零售業態,“盒馬鮮生”獲全國第一張“互聯網+生鮮超市體驗店”食品經營許可證。(圖片來源:盒馬)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