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媒體推出了《戰疫者名片丨劉岳屏:36小時建成生產醫用防護服的十萬級無塵車間》報道。而在戰疫者名片的背后,是一個團隊的無間協作,是一個行業的無條件配合,更是無數廣東服裝人“屏”盡全力展示出來的必勝戰“疫”決心!戰疫者背后,究竟是什么團隊始終保持在線為打贏抗疫戰奮斗? 戰疫者:王珈 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執行副會長 王珈:一夜上百通電話,他點亮了無數抗疫必勝的決心 2月9日深夜,一陣急促的鈴聲打破了夜的安靜。依然忙碌在電腦前的王珈,接起了劉岳屏書記打來的電話,用最短的時間組建防疫服生產車間的新任務成為防疫物資輔料指揮中心眾多工作的重中之中,此次任務中,團隊安排王珈負責車間的組建地點和部分設備的落實工作。 到底哪里有合適的車間適合用于防護服生產呢?誰又會有合適的生產設備可以購買、組貢或者借用呢?要怎么樣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個重要任務呢?一連串的難題迎面而來,剛放下電話的王珈馬上想到了擁有條件合適的車間的相關企業,打開通訊錄,他按下了通話鍵。經過反復幾輪溝通之后,王珈終于找到了適合生產防護服的車間。 來不及興奮,王珈繼續一次次按下通話鍵,開始尋找合適設備的工作。正值防控疫情的關鍵階段,盡管很多服裝企業表示愿意大力參與到這次組建工作中,但缺少人員、設備不適合等諸多困難讓很多廣東服裝企業家們也愛莫能助。已經是凌晨了,電話再次接通,王珈這次找到了老朋友—— 全順來曾翔董事長。在知悉了這次任務的重要性后,曾翔表示愿意全力配合,但設備在60多公里外的佛山,需要解決運輸問題。上報團隊、反復溝通、商量對策、制定方案,伴隨著手機電量不足的提示音,深夜上百次的通話,在團隊的努力下,王珈和曾翔敲定了最終的設備運輸方案。 2月10日上午8時,短暫的休息后,王珈帶著再次充滿電量的手機,出現在車間前,和團隊一起,當起了搬運工,將曾翔提供的設備搬進了車間。一夜上百通電話,不止是發生在情侶間道不盡的甜言蜜語,更是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行業、一個國家展示出來的必勝“戰疫”決心。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