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參加了全會第二小組討論。當聽到大家在議論怎么看待保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時,他有感而發:“說句老實話,我目前不太看重GDP數據。”他表示,如果在經濟下滑時,大家為了“趕數據”又把落后生產力全都上起來了,就違反了市場經濟規律。
“說句老實話,我目前不太看重GDP數據”
省委常委、深圳市代市長王榮第一次參加省委全會,他說,汪書記平時對我們各項工作都要求很嚴,但卻不強求經濟發展數據。
汪洋接過話茬說:“說句老實話,我目前不太看重G D P數據。在經濟下滑的時候,大家為了‘趕數據’又把落后生產力全都上起來了,就違反了市場經濟規律。如果能把精力花在調結構上、花在轉型升級上,哪怕現在一時數據不好看,將來數據也一定會好看!”
他說,落后生產力帶來的GDP會對社會財富造成浪費,要通過淘汰落后產業提高G D P增長的質量。在目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珠三角要把精力放在轉型升級調結構上,提高G D P增長的質量。
汪洋分析,“市場經濟就是用市場的周期性衰退淘汰落后生產能力。搞市場經濟,就要遵循這個規律。因此,在經濟蕭條的時候,發展速度低一點是正常的。如果這個時候片面地強調加快速度而忽視結構調整,就達不到市場經濟的要求。”
“有的地方GDP數字很好看,但并沒增加社會財富”
汪洋還對怎么提高GDP質量作了精彩闡述。他一針見血地說,有的地方GDP增長速度很快,數字很好看,但并不是增加了社會財富而是浪費了社會資源。比如,建一座橋,這是GDP;把這座橋拆了又是GDP;重新再建橋還是GDP。就這樣,在一座橋上干了三次GDP,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但真正形成的財富就那么一筆。再比如,不講質量的粗放型發展,污染了空氣、污染了水源,污染的時候創造了GDP,治理污染又創造了GDP。因此,廣東一定要抓住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學習和借鑒先進國家和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經驗,把保增長建立在調結構的基礎之上,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劉玉浦說,現在很多領導干部包括他自己在內,把數字看得很緊,降一點就不踏實,老是希望數字不斷增長,而對結構調整、產業轉型、自主創新等這些工作有點疏忽。“這種指導思想的調整恐怕要全省一起努力。”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