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發言的瑞典“環保少女”成為諾貝爾和平獎熱門人選的新聞,將環保話題推向高潮。
環保,這一關乎人類自身命運的主題,也越來越多地與商業相結合,國內購物中心的環保美陳、藝術展愈加豐富多彩。 環保主題的美陳和藝術裝置,在國外已有幾十年的發展史。
當前全球范圍內,商業體和藝術家如何把環保主題做出新意?有哪些可以引發共鳴的創新路徑?
環保美陳:商業引發強共鳴的表達方式
無論你是否認同瑞典“環保少女”,在世界范圍內,環保話題的探討熱度越來越高。隨之而來的,是環保作為各國國民話題在各個領域的倡導。 國內商業領域也不例外。近兩年來,環保主題的藝術裝置、主題活動等在購物中心有增多趨勢。
一方面,無論集團型商業地產商還是非集團型購物中心,對環保題材的關注,都是注重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能夠更好地塑造企業形象,另一方面,也是購物中心美陳求新求變,產生新話題、新關注的方式之一。
在國內的商業環境中,環保主題的美陳發展才剛剛開始,在國外卻有著幾十年發展歷程。
以環保為主題的美陳,是從藝術領域演化而來的。在上世紀60年代晚期,“環境藝術”開始成為成為藝術領域的一個分支,以自然風景為主題的藝術品從畫作形式,演化到雕塑等多種形式。
至今,“環境藝術”產生了兩個重要變化方向——
一個方向是向生態主題靠近,并衍生出“生態藝術”。其核心是呼吁人們關注人類對地球施加的影響,并倡導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一大批專門從事“生態藝術”的工作者是成為這個領域的帶頭人。
例如藝術家Shelly Marshall用1200根煙蒂創作了一個海龜模型,呼吁關注海灘污染問題。
另一方向是專注于藝術品的節能與可再生資源的利用。這是隨著科技發展而來的另一藝術形式,兼具美學與功能性。 對于商業體來說,利用“環境藝術”產生的藝術品作為商業空間的美陳,是國外很多商業體塑造品牌形象的舉動之一。
大型商用物業能耗巨大,且是消費主義的代表,在西方國家被認為是“環保”的反面。因此,建設綠色商用物業、節能減排、環保主題營銷活動與美陳,成為了國外購物中心常用的“環保宣言”。
世界范圍內的商業體
怎樣把環保主題做出新意?
世界范圍內的購物中心是怎樣設置環保主題美陳的?總體來說,我們能觀察到3種類型,即行為藝術類、抽象設計類和作品展類。
1. 行為藝術類,藝術裝置與行為活動結合 結合行為藝術的美陳裝置,對環保主題的倡導不僅停留在藝術裝置層面,更包括一些相關的環保活動,以提倡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特別常見于一些提倡循環利用的環保主題中。
例如,位于英國杜倫市的商業街在圣誕節前面向消費者回收塑料購物袋,并將這些購物袋制成圣誕樹和小裝飾,并在裝置內部點燈。在圣誕節的夜晚,杜倫市的街區商業全面應用了這些可回收物制成的美陳。
因為有實際的環保行動,集合藝術化的創意與表達,這一類藝術裝置往往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2. 抽象設計類,藝術屬性更強 抽象類的環保主題美陳多源自與藝術家的合作。這些裝置藝術性更為強烈,強調的更多是氣候變暖等較大的環境話題,表現形式也更為抽象。
2018年,美國購物中心 The Prudential Center 利用藝術家 Stephanie Cardon 作品倡導對地球環境的愛護。作品以羅馬教皇對環境保護的通諭為基礎,將文字縫在網狀布料上,以橘色和藍色為主色調。
與藝術家深度合作 在購物中心中,還有許多以展覽為表現形式的美陳,用櫥窗、畫展等傳遞環保理念。從舉辦形式上來說,購物中心可選擇與藝術家合作,或承接環保主題展覽。
奧地利藝術家 Wolfgang Trettnak 專注于用藝術品呼吁人們對海洋污染的重視,其以海洋生物為主題的作品從2017年開始在世界范圍內展出,還曾在北京喬福芳草地和華貿中心展出。
哪些環保美陳創意路徑更能夠觸達人心?
相比國外,國內的環保主題美陳還在起步階段。參照國外的發展經驗,在國民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的狀況下,環保作為社會性話題,會在商業體的品牌打造、企業形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現階段,除了有意識地與藝術家、藝術機構建立合作聯系,環保主題美陳還能有哪些創意路徑? 1. 從最貼近人們生活的藝術品做起 人們身邊最熟悉的事物,最容易引發廣泛共鳴。
在這一藝術裝置起步階段,購物中心的環保美陳使用貼近消費者的藝術品非常有必要。 位于以色列 Zichron Ya’akov 的社區購物中心為了喚起當地民眾對塑料袋污染的重視,號召消費者捐贈塑料袋,并參與到制作塑料美陳的過程中,并將合力制成的美陳進行展出。
塑料袋污染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主題
2. 結合環保熱點,引發社會共鳴 環保話題在營銷活動中的本質是一個傳播源,因此,要想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果,就要與其他營銷活動一樣,找到最熱門的結合點。
2017年,文章開頭提到的藝術家 John K. Melvin 在柬埔寨的 Siem Reap 國際機場放置了由大量塑料瓶制成的美陳。當時,全球旅游業在每年的碳排放中占比高達3%,這一藝術裝置也引發了業內的火熱討論。
3. 使環保美陳真正具有環保意義 上文提到英國杜倫市商業街的回收主題美陳,一大亮點即是“真正做到了環保”。空有噱頭的做法很難打動人心,為倡導環保而造成大量浪費或污染,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在安置環保主題的美陳時,商業體應格外注意一點,即環保美陳本身應不對環境造成影響,否則環保主題會成為一場空談,也會對企業品牌造成影響。
小結
馬云曾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說,“如果地球病了,沒人會健康。”
環保主題的美陳和活動之所以打動人心,是因為它觸碰了人們內心深處對于自身命運的關注、對所處環境未來變化的隱憂。
商業永遠關心人,而人永遠關心自己的未來。
作為日趨重要的全球性話題,環保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具有高關注度的傳播源、內容源。在這一主題中,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更加貼近人、打動人,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共鳴,讓環保與藝術成為商業的“精彩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