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報告顯示:2010年,隨著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的變化,政府相關部門按照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要求,將開拓城鄉市場、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確定為經濟增長的基本立足點和長期發展策略,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消費的政策,使得全國消費市場呈現出平衡增長的良好勢頭。2010年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4554億元,比上年增長1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8%,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33689億元,增長18.8%。 一、十大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排名有所調整 2010年各地商業主管部門,通過積極推動商業設施提升改造,舉辦各類節慶及促銷活動,擴大市場銷售。據全國城市商業信息網絡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主要十大商業城市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9555億元,占全國社零的19%;平均增幅為18.9%,比2009年高出2個百分點。 2010年,全國主要十大商業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排名有所調整,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武漢、成都、蘇州、南京。其中,天津2010年全市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903億元,排名和2009年相比,上升至第五位。成都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418億元,排名上升至第八位。蘇州繼2009年躋身前十名后,2010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406億元,排名又上升一位。 二、受“車市”推動,北京連續三年成為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最高的城市 由于2010年末北京車市受政策影響銷售集中放量,11月、12月機動車銷售量分別達到15.1萬輛和23.6萬輛,超過前10個月平均銷量10萬輛,為零售額貢獻頗多,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6000億元,達到6230億元,是“十五”末的2倍多,連續三年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 三、重大國際活動,推動城市消費市場增長迅猛。 2010年廣州借“亞運”商機提升廣州“千年商都”形象,采取提升改造與規劃新建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打造特色街區;新建高檔現代購物中心,積極引入一線品牌;組織了“亞運廣州購物行”、“廣州亞運美食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帶動廣州市消費市場需求持續暢旺,社零增幅以24.2%在十大城市中高居首位,武漢和天津緊隨其后,增幅分別達到19.5%和19.4%,其余七個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分布在17-19%之間,呈現出平衡增長的良好態勢。上海受世博影響,消費市場明顯活躍,增幅達到17.5%,排名位列第八,比2009年上升兩位。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