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對外開放
進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實現進出口總額154.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2.0%。其中出口總額90.7億美元,增長58.8%;進口總額63.4億美元,增長66.7%。
出口商品技術含量不斷提高。一般貿易出口額58.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7%;機電產品出口額49.3億美元,增長88.3%;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21.4億美元,增長80.8%。與主要貿易伙伴國和地區的貿易往來密切,其中對美國出口額8.5億美元,增長24.0%;對日本出口額2.7億美元,增長21.3%;對香港出口額17.7億美元,增長55.9%。
利用外資增勢良好。協議外商直接投資50.6億元,比上年增長47.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2.5億美元,增長97.3%。全市協議外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107個。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交通設施建設繼續完善。年末公路里程達194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7公里。全年新改建公路952公里。年末擁有汽車101.1萬輛,比上年增長20.4%。其中私人擁有82.8萬輛,增長21.5%。
客運略降,貨運繼續增長。公路旅客周轉量(含出租車)140.8億人公里,下降7.3%;民航旅客周轉量245.1億人公里,下降4.7%。公路運輸貨物周轉量101.2億噸公里,增長53.9%;民航運輸貨物周轉量6.2億噸公里,增長0.5%。
郵電通信業穩定發展。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79.4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年末電話交換機總容量756萬門。電話用戶400.1萬戶,下降4.5%,其中小靈通用戶100.7萬戶。年末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274.1萬戶,年內凈增110.7萬戶。
旅游產業發展受地震影響有所下降。接待國內游客4105.4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5%;國內旅游收入363.6億元,下降8.1%。組織出境旅游人數16.1萬人次,增長15.2%。接待入境旅游者50.0萬人次,下降36.3%;旅游外匯收入1.7億美元,下降35.0%。旅游接待設施進一步改善,年末全市三星級以上飯店104家,增加6家。旅行社239家,其中國際旅行社達40家。
八、金融、證券和保險
金融平穩運行。年末全部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831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9.6%,其中企業存款3042億元,增長24.1%。全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410億元,增長32.7%。個人消費貸款余額1010億元,增長15.7%,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911億元,增長14.7%。全年金融機構現金凈回籠132億元。
證券市場有所降溫。全年推薦3家公司上市,融資6.5億元。年末有證券營業部78個,比上年末減少5個;證券從業人員達2487人。證券投資者175萬人,增加11萬人。
保險業務增長較快。年末有保險公司44家,比上年末增加5家。全年保費收入184.2億元,增長34.0%。其中,財產類保險公司保費收入50.8億元,增長21.1%;人身類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33.4億元,增長39.6%。各類保險賠償與給付支出47.4億元,增長34.6%。其中,財產類保險公司賠償與給付支出27.0億元,增長47.7%;人身類保險公司賠償與給付支出20.4億元,增長20.2%。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事業持續發展。全年組織實施科技計劃項目1894項,年內新上科技項目604項,其中國家級114項,省級159項。全年科技項目投入資金32.0億元,獲市及市以上科技成果獎304項,完成科技攻關242項。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94家。全年共申請專利19167件,其中發明2902件,實用新型4746件。專利授權10342件,其中發明816件,實用新型3471件。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在蓉普通高校42所,在校學生56.9萬人,專任教師3.6萬人;在蓉中專學校96所,在校學生20.3萬人,專任教師0.8萬人;普通中小學校1010所,在校學生135.8萬人,專任教師7.8萬人;6-11歲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幼兒園1660所,在園幼兒26.7萬人,專任教師1.2萬人,幼兒園入園率達95.2%。
十、衛生、文化和體育
衛生事業繼續發展。年末有衛生機構3960個,其中醫院、衛生院559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22個,婦幼保健站21個。各類衛生機構床位數5.5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數5.0萬張。醫院、衛生技術人員5.3萬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2.0萬人,注冊護師、護士1.9萬人;全年總診療5726萬人次。居民無償獻血21.0萬人次。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全年8個市屬專業表演團體共演出1611場,觀眾達185萬人次,其中向全市58個受災群眾安置點慰問演出106場。年末全市有群眾藝術館2個,博物館23個,文化館18個,公共圖書館20個,館藏圖書593.4萬冊。年末全市擁有廣播電臺2座,制作節目21套;電視臺2座,制作節目28套。有線電視用戶270.5萬戶,比上年增長11.3%;數字機頂盒用戶107.2萬戶,增長1.2倍。
體育事業成績顯著。全年成都籍運動員共獲得國際和全國性比賽獎牌125枚,比上年增加33枚。其中在國際比賽中獲金牌24枚,銀牌12枚,銅牌10枚;在全國性體育比賽中獲金牌37枚,銀牌21枚,銅牌21枚。全市有全民健身路徑900條,增加195條,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的人數達480萬人。
十一、城市建設、公用事業和環境保護
城市建設成效顯著。全年地鐵1、2號線工程完成投資18.7億元,東部、南部新區起步區基礎設施建設分別完成投資25.5億元、18.0億元。年末城市鋪裝道路長度2270公里,鋪裝道路面積5379萬平方米。
公用事業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年末全市公交線路長度2472公里,比上年增加166公里;市區公交營運汽車6825輛,增加1278輛。全年公交客運量10.8億人次。出租汽車12732輛,增加3244輛。自來水供水總量達5.8億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4.1億立方米。
環境整治成效明顯。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項目114項,總投資1.7億元。關停并轉遷企業433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執行率100%。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API指數≤100的天數)87.4%。城區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4.1分貝,城區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69.0分貝,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7.7%。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125.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7萬人。常住人口1270.6萬人,增加12.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1‰。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4.45%。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43元,增長14.1%;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481元,增長14.9%。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265億元,增長32.4%。
年末,每百戶城市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家用電腦66臺、家用空調112臺、家用轎車18輛。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家用電腦9臺、家用空調14臺、洗衣機88臺、摩托車68輛、電冰箱63臺。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62.7萬人,其中參保職工188.9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96.1萬人,其中參保職工203.9萬人。征地農民參加養老醫療保險人數55.3萬人,其中新征地農民參保24.0萬人。農民工參加綜合社會保險人數84.7萬人,比上年增加24.1萬人。
社會福利事業進一步加強。全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6.7萬人,其中接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的農村居民16.2萬人;保障資金投入3.0億元,比上年增長49.9%,其中投入農村1.0億元,增長58.9%。全市有各類社會福利機構243個,擁有床位2.7萬張,年在院總人天數753.7萬人天。全市年末共有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825處,社區服務中心97個。
全年發生交通事故3968次,比上年下降22.5%;事故造成損失折款772.2萬元,下降3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