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錦濤總書記、吳邦國委員長、溫家寶總理、周永康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在廣西考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以結構調整、節能降耗為著力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國民經濟保持了穩健、協調、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呈現了增長較快、結構趨優、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各項社會事業不斷發展,全面完成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和任務。
我市國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工業化水平較低,經濟結構矛盾比較突出,就業壓力較大,社會保障體系仍需完善。
一、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316.21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全市經濟連續第7年實現兩位數增長。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19142元(按年末匯率折合2801美元),增長1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3.19億元,增長5.3%;第二產業增加值456.12億元,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656.89億元,增長17.1%。產業結構繼續調整優化,第二、三產業比重上升。三次產業的比重由上年的16.34:34.18:49.48發展為15.44:34.65:49.91。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9個百分點,第二、第三產業比重分別上升0.47和0.4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7%、35.7%和58.5%,第三產業依然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市場價格呈現結構性上漲。2008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升8.4%,八大類消費品價格呈“六升二降”格局。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21.7%,影響總水平上升7.22個百分點。在食品類價格中,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24.7%,菜類價格上漲56.4%。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穩步推進。全市進一步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年末全市共擁有各類職業介紹所69個,有就業服務機構13個,基層勞動保障事務所123個。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26萬人,比上年增長17.3%,幫助1.87萬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就業率達77.13%;全市年末城鎮單位從業人數65.18萬人;城鎮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和個體勞動者達60.77萬人;農村從業人員293.3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9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7%,低于調控目標0.95個百分點。繼續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全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人數10.1萬人。
二、農業
農業穩步發展。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38.07億元,比上年增長5.76%。其中,農業產值170.15億元,增長4.66%;林業產值11.52億元,增長0.78%;畜牧業產值127.65億元,增長8.05%;漁業產值14.29億元,增長2.13%;農業服務業產值14.46億元,增長7.72%。漁業、畜牧業、農業服務業比重上升,農業、林業比重下降。各業占農林牧漁業的比重分別為:農業50.33%,下降1.81個百分點;林業3.41%,下降0.28個百分點;畜牧業37.76%,提高1.86個百分點;漁業4.23%,提高0.19個百分點;農業服務業4.27%,提高0.04個百分點。
農作物種植面積增加。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90.96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68萬公頃,增長1.88%。其中糧食種植面積為42.74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4萬公頃,增長0.99%;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為28.2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94萬公頃,增長3.44%;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為19.91萬公頃,比上年增加0.25萬公頃,增長1.26%。各類經濟作物(含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為53%,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全年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比例為1:1.13。農業生產取得豐收,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增長。
林業生態建設繼續推進。全年共造林12324公頃,比上年下降1.62%,其中用材林12136公頃,下降3.07%;經濟林28公頃,增長2.66倍。當年幼林撫育作業面積69288公頃,增長59.61%。育苗面積486公頃,增長10.71%。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2.15%。
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全年農村用電量66493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4.95 %。化肥使用量(折純)40.54萬噸,增長3.64%。有效灌溉面積23.32萬公頃,旱澇保收面積16.97萬公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通汽車、通電話、通自來水的村所占的比重提高。通汽車村達1392個,占村總數的99.85%,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通電話的村1383個,占99.21%,提高1個百分點;自來水受益村達1219個,占87.44%,提高1.92個百分點。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保持較快發展。隨著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步伐的加快,工業投資力度加大,全市工業生產保持較快發展。全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大關,達到1050.62億元,比上年增長26.5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55.71億元,增長27.45%。全市工業實現增加值350.45億元,增長16.9%,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9%,拉動經濟上升4.5個百分點,受國際經濟下滑和冰凍災害影響,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拉動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
規模企業不斷壯大。隨著工業投資加快,工業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年末,全市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86家,比上年增加179家,其中,大中型企業75家,小型企業911個。工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193家,比上年增加38家。
支柱行業保持較快增長,支撐作用明顯。全市規模以上工業36個行業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造紙及紙制品業、煙草制品業等六大支柱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75.21億元,增長23.43%,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5.53%,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達48.98%,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3.45個百分點。
輕重工業同步增長。全市規模以上輕、重工業總產值分別為422.6億元和433.11億元,分別增長27.93%和26.99%。輕工業增速快于重工業。輕重工業產值比例為49.39:50.61,輕工業產值比例高于重工業0.38個百分點。
工業企業盈利水平回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229.76,比上年提高7.41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191035元/人,增長16.44%;實現利稅總額75.29億元,增長5.68%,其中,實現稅金45.86億元,增長15.43%,實現利潤29.44億元,下降6.6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達91.69%,比上年下降2.13個百分點。
建筑業保持增長。全市實現建筑業增加值105.67億元,比上年增長8.3%。全市建筑施工企業(資質企業)完成施工產值276.15億元,比上年增長15.45%。全年完成房屋施工面積3925.39萬平方米,增長8.86%,其中住宅2416.84萬平方米,增長5.76%;房屋竣工面積836.85萬平方米,下降2.49%,其中住宅479.82萬平方米,下降5.3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全市大力推進城市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百項工業項目工程,全市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93.44億元,比上年增長23.78%,其中,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650.02億元,增長25.51%。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278.31億元,增長30.82%;更新改造投資142.45億元,增長37.6%;房地產開發投資199.3億元,增長6.32%,基本建設投資的較快增長支撐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持續較快的增長。
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11.05億元,增長21.4%;第二產業投資169.8億元,增長41.76%,其中工業投資強勁,完成162.66億元,增長44.58%;第三產業投資512.58億元,增長18.84%。三次產業的投資比例為1.59:24.49:73.92,第二產業投資比例比上年提高3.11個百分點。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交通運輸、房地產、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教育等行業。
非國有經濟投資活躍。隨著非公有經濟的不斷壯大,非國有經濟投資比重上升。全市非國有經濟投資433.51億元,比上年增長26.1%,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62.52%,比重比上年上升1.15個百分點;私營個體投資200.02億元,增長12.13%,比重為28.85%,下降2.99個百分點;其他經濟投資221.74億元,增長46.51%,比重為31.98%,上升4.96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增長。2008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比上年有較大回落,但仍保持增長。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99.3億元,增長6.3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2190.07萬平方米,增長3.48%,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669.8萬平方米,增長2.89%,在住宅施工面積中,經濟適用房施工面積93.35萬平方米,下降19.01%;商品房屋竣工面積436.57萬平方米,增長4%,其中住宅竣工面積352.04萬平方米,增長2.22%,經濟適用房竣工面積35.49萬平方米,下降17.25%;商品房銷售面積484.91萬平方米,下降22.8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443.58萬平方米,下降24.23%;商品房銷售額191.35億元,下降10.61%,其中住宅銷售額164.99億元,下降13.91%。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3946元/平方米,比上年上漲15.92%,其中住宅平均銷售價格3720元/平方米。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積76.86萬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3.9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14.17萬平方米,增加1.88萬平方米。
五、交通和郵電通信業
交通運輸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年公路貨物運輸量8592萬噸,增長20%;公路旅客運輸量10692萬人,增長12.01%;水路貨物運輸量1376萬噸,下降7.74%;水路旅客運輸量74.5萬人,下降29.37%;民航旅客運輸量171.3萬人,增長16.85%;航空貨郵運量3.1萬噸,增長14.81%。南寧民航開通國內航線54條,國際航線16條,全年起降航班3.5萬架次,比上年增加0.4萬架次。
公路建設成效顯著,公路里程繼續增加。年末南寧境內公路總里程達10398公里,比上年增加442公里,其中,等級公路總里程8312公里,比上年增加675公里。在等級公路中,高速公路總里程525公里;一級公路里程39公里;二級公路里程902公里;三級公路里程891公里;四級公路里程5954公里。等外公路里程2086公里,比上年減少233公里。
各類民用車擁有量增加,私人汽車擁有量快速增長。年末全市擁有各類民用車輛115.14萬輛,比上年增長4.94%,其中汽車27.29萬輛,增長21.57%。在汽車擁有量中,私人汽車16.23萬輛,增長26.35%,其中私人轎車9.67萬輛,增長35.24%;摩托車75.97萬輛,下降0.22%。
郵電通信業保持平穩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18.42億元,比上年增長 14.58%,其中電信業務總量114.9億元,增長14.31%;郵政業務總量3.52億元,增長8.3%。全年發送函件1990萬件;發送包件32.78萬件;特快專遞189.27萬件;郵政儲蓄年末余額77.26億元,比上年增長34.05%。電信業務持續增長,通訊能力進一步增強。年末市話交換機總容量228.39萬門;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含小靈通)165.02萬戶,與上年基本持平。移動電話用戶322.99萬戶,比上年末增加49.81萬戶,增長18.23%;ヂ摼W用戶42.54萬戶,比上年末增加3.19萬戶,增長8.11%。
六、國內商業
消費市場活躍,銷售快速增長。市場流通規模繼續擴大。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31.68億元,比上年增加116.06億元,增長22.51%,增速比上年提高4.11個百分點,達到13年來的最高增幅。城鄉消費市場同步發展。城市市場實現零售額516.89億元,增長22.07%,增速比上年快3.47個百分點,城市消費品零售額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1.83%。農村消費明顯升溫,縣及縣以下農村市場實現零售額114.79億元,增長24.54%,增速比上年提高7.08個百分點,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8.17%。個體和私營零售額規模擴大。商貿流通市場的主力個體和私營經濟實現零售額430.51億元,增長23.29%,增速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個體和私營消費品零售額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8.15%,比重比上年提高0.43個百分點。
吃、穿類商品旺銷。限額以上批零企業的食品飲料煙酒類實現零售額19.64億元,增長19.89%;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21.9億元,增長22.12%。隨著私人車輛的增多,石油及制品消費大幅增長,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石油及制品的零售額達32.44億元,增長46.34%。主要耐用消費品零售有增有減。限額以上批零企業全年汽車零售量6.15萬輛,增長16.61%,其中,轎車4.26萬輛,增長8.87%;移動電話35.73萬部,下降16.41%;照相機3.43萬臺,下降3.88%;微型計算機9.47萬臺,增長26.04%;家用電冰箱9.26萬臺,下降2.32%;房間空調器11.66萬臺,增長8.27%。
各類商品市場交易活躍。全年商品銷售總額1214.42億元,比上年增長11.03%。全市擁有專業市場、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以及各類農貿市場共438個,其中,全年成交額超過億元的市場26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