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對外經濟和旅游
對外貿易繼續保持增長。2008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36.1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1%。其中,進口總值23.0億美元,增長21.2%;出口總值13.1億美元,增長15.6%。其中一般貿易進出口27.4億美元,增長24.1%。對外貿易伙伴主要集中在美國、歐盟和香港,其貿易額分別增長60.8%、49.3%和23.3%。
外商投資增勢良好。2008年,全市新簽外資協議合同54宗,新簽協議合同總投資5.86億美元;全年實際外商直接投資5.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合資企業投資1.85億美元,增長60.1%。
旅游業發展保持增長。2008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過夜旅游者637.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8.5%。其中,旅游飯店接待入境旅游者15.87萬人次,下降7.8%;國內游客418.24萬人次,增長9.9%。旅游飯店客房平均開房率為60.4%。實現旅游總收入60.02億元,增長8.4%。年末全市擁有星級酒店72家。其中,五星級酒店7家,四星級酒店15家,三星級酒店33家。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入持續較快增長。2008年,全市財政總收入100.02億元,增長21.2%。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1.03億元,增長19.1%。營業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分別增長17.9%、11.0%、63.7%和19.5%。全年地方一般預算支出45.94億元,比上年增長8.6%。
金融運行態勢良好。2008年末,全市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359.24億元,比年初增長24.9%。其中,儲蓄存款余額528.46億元,增長22.4%;企事業單位存款余額623.77億元,增長29.9%。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092.25億元,比年初增長24.8%。其中,短期貸款余額214.54億元,增長62.2%;中長期貸款余額814.19億元,增長17.3%。
保險市場持續增長。2008年,全市實現各項保費收入20.27億元,比上年增長30.1%。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7.25億元,增長2.9%;人壽險保費收入13.01億元,增長52.6%。各項賠付支出5.82億元,增長47.4%。其中,財產險賠付3.71億元,增長58.5%;人壽險賠付2.11億元,增長31.2%。
九、教育、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2008年,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83萬人;在校生9.2萬人,增長11%。各類中等專業教育招生2.26萬人;在校生5.82萬人。普通高中招生1.15萬人;在校生3.32萬人。初中招生3.08萬人;在校學生8.69萬人。小學招生3.1萬人;在校學生18.2萬人。幼兒園在園幼兒(包括學前班)人數4.12萬人。
科技創新體系初步建立,科技成果轉換效果顯著。2008年,全市建立國家創新型企業1家,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2家,市級創新型企業5家;建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4家,省級重點實驗室23家,市級重點實驗室1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發中心37家,市級技術研發中心5家。我市企業共獲得國家科技項目支持共48項,獲得國家資助資金3500萬元,其中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共35項、星火計劃項目4項,火炬計劃項目3項、國家中小企業創新基金5項、國家科技富民強縣1項。專利申請量達678件,授權量257件,分別比上年增長46.4%和24.8%,全市科技系統全年資助專利申請87項,發放資助金額26萬元。
十、文化、體育、衛生
文化、體育事業日益繁榮。2008年,我市以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0周年為契機,全方位展示大特區省會城市的環境特色、城市特色和文化特色,宣傳推介了“陽光海口、娛樂之都、品位之城”的城市形象,成功舉辦了《城市之間》國內總決賽、第三屆萬春會、第七屆冼夫人文化節、2008中國鐵人賽、2008H1熱氣球飛越瓊州海峽挑戰賽暨第二屆海口熱氣球節、建省20周年慶典系列文藝演出、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海口站傳遞等系列文體活動。年末,全市已建成鄉鎮文化宣傳中心20個,群眾文化館2個,電影放映單位7個,引進國內外著名藝術團體精品文藝表演20場,組織群眾性下鄉文體活動2500場次。大型近代瓊劇《百年蒼翠》獲得國家地方戲曲展演三等獎后,實現了“梅花獎”零的突破。全市油畫作品中有8、9、12幅分別在《中國藝術博覽》、《世界知識畫報》、《世界人文畫報》上刊登,其中油畫作品《二月的歌》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黎家印象薪火相傳之二》入選2008年奧林匹克美術大會。
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2008年,在全省第三屆運動會的17個項目比賽中,我市代表隊共獲得金牌總數79枚,并獲團體總分第一名。
衛生事業繼續改善。2008年,我市重點開展以艾滋病、霍亂、手足口病、流感、登革熱、結核病為重點的傳染病防治工作,加強對傳染病疫情報告的管理,有效控制急性腸道傳染病疫情,全力防控手足口病。繼續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偏遠農村地區接種門診運轉工作的管理力度,全市共印發各種防治知識培訓、宣傳材料110萬份,消毒水井1537口,發放衛生宣傳資料58634張,啟動社區衛生服務信息網絡管理系統和重點聯系城市建設工作,有力地保障我市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至2008年末,全市共擁有各類衛生機構419個(不含診所),擁有病床位7732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含醫護技)12178人。年內新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5家,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95%。新建村衛生室16家,村衛生室的覆蓋率達92%。
十一、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城市路網進一步完善。2008年,全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完成市政道路建設84109米,繞城高速公路已實現功能性通車,海口港二期建成并進入試運行。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完成濱江西路、振興路、海南廣場周邊路網、海甸島環島路、長秀片區路網的建設任務,全年通車里程達到36公里,完成排水管道約20公里。
供水供電綜合能力得到加強。2008年,全市供水管道長度813.65公里。全年供水總量15442.4萬立方米,全年城市公共供水綜合生產能力77萬立方米/日,最高日供水量45.11萬立方米。全市有變電站33座,擁有主變臺數60臺,比上年增加12臺;主變容量227.39萬千伏安,全年總售電量31.4億千瓦時,增長8.3%。全市污水總處理規模31.5萬噸/日。
環境綠化保護工作成績顯著。2008年,全市建成煙塵控制區面積91.42平方公里,環境噪聲達標區面積62.64平方公里。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為0.00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0.017毫克/立方米,PM10年日平均值為0.043毫克/立方米,環境污染指數(API)平均值42,全年空氣質量處于Ⅰ級優的277天,Ⅱ級良的89天,空氣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國家Ⅰ級水平。主要江河、湖庫、飲用水源水質均達到國家標準。全市擁有市容環衛專用車輛188輛,全年生活垃圾清運量35.6萬噸。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全年新增各類綠地273公頃,城市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6.5%、40%。林業建設穩步推進,全年造林2823.5公頃。其中,防護林345.4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37%。
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2008年,全市發生各類傷亡事故874起,比上年減少4.3%;死亡119人,增長4.4%;直接經濟損失645.5萬元,增長7.7%。在各類傷亡事故中,交通道路發生事故430起,下降11.7%;死亡人數96人,增長5.5%;直接經濟損失95.3萬元,下降34.2%。全市發生火災事故422起,增長5.8%,死亡人數2人;直接經濟損失119萬元,上升43.0%。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27%,下降0.0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總量保持低速增長。200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0.75‰,死亡率為3.5‰。自然增長率為7.25‰。年末常住人口183.5萬人,比上年增加4.05萬人。戶籍人口155.82萬人,比上年增加2.88萬人。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繼續穩步提高。2008年,全市城鎮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27364元/人,比上年增長6.4%,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0.6%。據抽樣調查,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50元,比上年增長15.1%,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8.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215元,比上年增長13.8%,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7.6%。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1138元,比上年增長9.2%。其中,食品支出4623元,增長16.1%。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1.9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1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9.85平方米,增加1.53平方米。家庭耐用消費品擁有量繼續增加。年末,全市平均每百戶城市居民家庭擁有:家用轎車13輛,家用空調83臺,組合音響27套,移動電話163部,家用電腦56臺,熱水淋浴器85臺。全市平均每百戶農村居民家庭擁有:彩電101臺,摩托車77輛,洗衣機13臺,熱水淋浴器33臺,移動電話104部,影碟機21臺,家用電腦7臺。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2008年,全市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08萬人,比上年增長12.8%;工傷保險人數12.73萬人,增長11.3%;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0.56萬人,增長17.6%;生育保險人數12.73萬人,增長11.5%。全年發放失業保險金人數7.7萬人,保險金額達3832萬元。農民養老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年末全市農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5萬人,全年申領農民養老保險金總額187.04萬元。共有55.2萬農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年末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1.12萬人。
社會福利事業進一步發展。2008年末,全市社會福利院2個;敬老院34個,敬老院供養老人304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線每人每月26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線每人每月140元。今年4月1日起,再次提高了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由原來每人每月173元提高到220元。23個鎮全部建立了社會保障網絡,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有9166戶、22961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的有16639戶、33021人,城鄉低保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至年末,城市低保對象109018戶次,270285人次,發放低保金4070萬元,人均補差50元;核準農村低保對象196829戶次,390734人次,發放低保金3308萬元,人均月補差84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