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創新高,經濟增長模式向消費拉動型轉變
1月8日,全省經貿工作會議在廣州舉行,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二次全會的工作部署,總結2007年經貿工作,研究部署2008年經貿工作任務。會議指出,今年1月至11月,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9641億元,同比增長16.2%,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達1.06萬億元,成為國內首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邁上萬億元臺階的省份。全省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預計較上年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比全年GDP預期增長率高出1.7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經濟增長模式逐步由依靠投資拉動向消費拉動型經濟轉變,成為廣東經濟增長的一大亮點。
>>>更多盤點、專訪、專稿請點擊“回首07暢想08”年終專題
“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共同合力,形成了當前廣東社會經濟發展良好的格局。但是,隨著經濟增長,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方式,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失衡格局,這種狀況必須盡快改變,否則將會直接影響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采取有效措施擴大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緩解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黃華華省長表示,擴大內需仍將是廣東2008年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著力點。廣東將利用稅收、財政轉移支付、創造條件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等方式,進一步拓寬居民收入渠道,增強城鄉居民的消費能力。同時,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消費市場體系,拓展國內消費市場,推動消費結構優化升級。
二、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區域強勢品牌涌現
3月5日,廣東省經貿委發出《關于公布廣東省重點培育流通龍頭企業名單的通知》,公布了37家流通龍頭企業名單, 其中包括12家連鎖經營龍頭企業,分別是廣東物資集團汽車貿易公司、深圳市華潤萬家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一佳超市有限公司、廣州市廣百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友誼商店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新協力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海王星辰醫藥有限公司、廣州城建開發宏城連鎖超級市場有限公司、廣東本草藥業連鎖有限公司、中山市壹加壹商業連鎖有限公司、廣州市寶生園有限公司。這些龍頭企業在與沃爾瑪等連鎖巨賈的面對面競爭中,學習先進的經營管理技術與營銷理念,堅持創新,與外資巨頭同臺競技,在競爭中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不斷成長,為推動廣東省連鎖經營發展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廣百股份首次發展“購物中心”業態,廣百新一城(1月)開業,在深交所掛牌(11月);廣州友誼高舉精品百貨的大旗進駐廣西南寧(7月),公司名稱更改為“廣州友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海王星辰在紐交所掛牌上市(11月),門店數量已近1800間。 與此同時, 中小零售企業,區域連鎖企業更能因地制宜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面對外資和國內大型零售企業,他們實行“區域為王”的發展策略,立足區域市場,做足區域市場。在廣東這片肥沃的商業土壤上,涌現了一批,包括廣州新大新、天天洗衣、靚家居,深圳茂業、民潤、好百年,東莞真功夫、中域電訊、美宜佳、嘉榮超市,佛山興華商場、明珠百貨,中山益華百貨等優秀區域強勢品牌,他們在區域市場內與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百安居等國際零售巨頭展開面對面地競爭,發揮區域優勢,在競爭中持續成長,凸現區域強勢,受到消費者的歡迎與支持。
三、外資滲透區域,市場更趨國際化
沃爾瑪、家樂福、特易購、麥德龍、宜家、SPAR、永旺等零售巨頭的中國區總裁或全球總裁齊聚第九屆中國連鎖業會議現場,足以顯示中國零售業在全球市場的重要地位,和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雄心顯露無遺。然而,由于我國地廣人多、居住分散、風俗習慣以及收入差別不同,形成了多層次、多元化、多結構的零售市場,進入中國市場十多年,在不斷地總結中國發展的經驗與教訓之后,巨頭們開始調整發展戰略和經營策略,更為重視中國市場的差異性,沃爾瑪將中國市場氛圍華北、華南、華東、華西等4個區域,制定不同的區域戰略;世紀聯華逐步放棄珠三角,集中發展長三角城市。這些都是明智的選擇,是對中國市場更為深入理解做出的戰略調整。2007年,全省全年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萬元,其中僅珠三角九城市占70%以上,達到7千億以上,相對于廣東這樣一個復雜、差異的整體市場,珠三角城市龐大的市場成為外資零售企業戰略重點。在廣州,沃爾瑪通過收購好又多35股權曲線進入廣州,番禺項目業已簽約,將于2008年開出山姆會員店; 在佛山,永旺AEON在佛山順德開出華南首家購物中心,家樂福在南海桂城開出華南地區經營面積最大的一間分店;沃爾瑪進駐,在順德、禪城連開兩店,Tesco正式簽約進駐順德大良開設華南首間以TESCO品牌店,百佳超市首進佛山在順聯國際購物中心開業。 面對外資企業兇猛的擴張勢頭,本土連鎖經營企業堅持“下圍棋”的戰略指導思想,穩扎穩打,在競爭中學習,在競爭中創新,調整商品結構、提高經營管理技術,提升自身競爭力。廣東本土企業與跨國巨頭共同進步,推動了廣東連鎖經營市場現代化程度,零售市場更趨國際化。
四、資本市場活躍,零售業成新亮點
回顧2007年中國資本市場,已經超出了所有人想象,幾乎所有的指數都創歷史新高。零售業這一傳統性行業,成為繼IT、地產、金融等行業之后新一輪資本市場追逐的亮點,成為又一波財富神話誕生的地方。 事實也確實如此。連鎖經營被零售企業所廣泛采納,由于其可快速復制性,吸引了私募股權基金的青睞,風投資本擴展到了高速持續增長的消費領域。在過去的兩年里,與境外資本展開對接的本土零售連鎖企業已經達到30余家,而在廣東,3月,摩根士丹利、藍山中國資本和Citadel共同對ITAT集團進行7000萬美元戰略聯合投資,支持其在中國的連鎖服裝會員店及會員俱樂部網絡的快速擴張;9月,7天連鎖酒店集團完成第二輪融資,獲華平投資、美林證券和德意志銀行高達95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12月,英天有限公司和廣獅有限公司簽訂協議,約定擬投資1億元人民幣單方對民潤公司進行增資擴股,持股比例達到84.79%。 5月23日,內地最大女鞋品牌百麗國際(1880.HK)正式登陸香港聯交所,集資近百億港元。上市首日收盤價8.14元,以其83億股的總股本計,總市值超過675億元,超越市值360億港元的國美電器,成為了港交所市值最大的零售類上市公司。 一時間,“遍地小黃花分外香”的廣東零售業“炸開了鍋”,在資本市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追捧,這使得僅2007年就誕生數十家中小連鎖企業以上市作為近期發展戰略目標,財富神話也在這樣一個接一個地被重新演繹。 5月21日,佳華百貨(0602.HK)登陸香港證交所。 11月9日,海王星辰連鎖藥店有限公司(NYSE:NPD)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為國內首家接受境外直接投資的中國醫藥零售企業。 11 月22 日, 廣百股份(002187.SZ)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廣州不再只有“廣州友誼”唱獨角戲。 2007年之前廣東僅深國商( 0 0 0 0 5 6 . S Z ) 、廣州友誼(000987.SZ)兩家零售類上市企業,2007年廣東涌現的這四家商業零售企業,改變了過去傳統大百貨為上市公司主體的形象,中小零售連鎖企業已經成為資本市場的主角之一。今天,我們還能列出一串積極投身于投身資本市場的名單:天虹商場、新一佳、人人樂、中域電訊、大地通訊、順電、ITAT、壹加壹、真功夫、7天連鎖酒店、康威……他們更多是中小型店鋪。2008,奧運之年,期待著新的奇跡!
五、“制造、流通兩手抓”,政府力促零售業發展
2002年,廣東省委、省政府下發《關于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業的意見》(粵發〔2002〕1號),確定把現代流通業作為我省先導型支柱產業,但是各地市仍然將投資列為GDP增長拉動的關鍵入手點,大多還在走引進制造企業促投資增長的境況。2007年,全省經貿工作會議確立將流通現代化作為全省經貿工作重點。2月,廣東省經貿委發出《關于建立廣東省重點培育流通龍頭企業統計報表制度的通知》(粵經貿流通〔2007〕140號),《轉發商務部關于全面開展零售企業分等定級工作的通知》( 粵經貿函〔2007〕148號);3月,廣東省經貿委發出《關于開展07年“萬村千鄉”工作通知》(粵經貿市場〔2007〕192號);5月,《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2007〕485號)施行,省經貿委作為省級備案機關展開工作……一系列的措施為推進廣東流通業的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2007年, 廣州、深圳、東莞、惠州、江門等地市先后提出一系列工作計劃和工程推進流通業的發展。1月,深圳市貿工局下發《深圳市商貿流通業發展“十一五”規劃》, 云浮市經貿局發出《關于做好商貿流通企業調研工作的通知》;3月,東莞市人民政府發出《關于印發〈東莞市商貿流通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東府〔2007〕34號);4月,江門市人民政府審議通過《江門市2007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提出將積極發展城市經濟和旅游經濟,安排旅游、流通、服務項目7項,總投資14.3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91億元,發展與制造業相配套的生產性服務業,建設一批為產業發展服務的專業市場和物流園區,培育一批大型商貿區、購物中心…… 隨著各級政府對流通在市場經濟中的應有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和加深,政府逐步推進適應市場經濟的流通業管理的制度創新,零售業作為流通業重要之組成必將迎來新一輪發展大高潮。
六、展望
展望2008年,奧運會無疑也將成為零售業發展的重要利好條件,它帶來的大量游客將進一步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給零售業帶來強力的刺激效應;股市有望持續走高,也將影響很長一段時期的消費,財富效應將導致生活方式的改變,并引發商品/服務和消費環境的需求;食品市場的價格普遍提升,從西方零售業發展實踐來看,提供較大成本優勢的食品折扣店將有較大發展機會;零售業整合并購將持續,資本市場活躍,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進一步導致供應鏈話語權向零售商傾斜;零售商之間的競爭,將由簡單的規模擴張向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政府主管部門加大對商貿流通業關注的同時,指導調控流通業發展的思路、理念、方式方法和手段也越來越成熟,他們正更快地轉變職能,重點轉移到營造企業公平競爭環境的法制建設和政策制定與實施,將很多應當由市場去調節的因素交給行業和市場本身去運作,行業協會的功能和作用在2008年里將會大大增強。最后,結合廣東省零售業近年發展實踐來看,(1)廣東省中小零售企業發展值得期待;(2)有必要促進新技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零售業現代化程度;(3)重視商業品牌建設,推進零售業整體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