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原稱太艮,因地處珠江口的古太艮海峽而得名,大良隋唐五代已形成居民點,明景泰三年(1452年)設置順德縣,定大良為縣城,因城內有座山,形似鳳凰,名鳳山,故大良又稱為"鳳城"。大良轄區面積80.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2萬,下轄18個社區居委會和2個村委會,是順德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中心。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大良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鄰廣州、佛山,水陸空交通便利,水路從香港乘船到大良64海里,行程1小時45分鐘;陸路與廣州、珠海、深圳全線高速,距離廣州新火車站25公里;乘車到廣州新白云機場約50分鐘即可到達。隨著太澳高速、東新高速、廣珠城際輕軌、佛山一環南拓工程的建設,大良已成為華南地區的區域性的交通樞紐。
二、雄厚的經濟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大良充分發揮政策、地緣和人文優勢,開創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時期,使大良由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小縣城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現代化城市。2007年大良實現本地生產總值219.84億元,工商稅收44.24億元,居民人民幣存款余額220億元,這三個重要的經濟指標超過或約等于全國總量的千分之一;大良每百戶居民汽車擁有量48輛,按常住人口32萬人計算,人均GDP達到9200美元,接近發達國家人均GDP10000美元的水平。
大良是順德第三產業的中心區,形成了金融保險業、郵電通信業、房地產業、貿易零售業、交通運輸業等骨干行業為龍頭的大商貿發展格局;建立起汽車、電腦、機電、裝飾材料等一批頗具規模的專業市場和桂畔路休閑文化街、商業步行街、家電、電信一條街等一批極具地方特色的專業街;城市型經濟大格局進一步形成。以世界500強之首的沃爾瑪大型連鎖企業進駐大良為代表,包括吉之島、特易購、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等國內外知名的大型連鎖企業紛紛搶灘大良。大良的商貿流通業正逐步向旗艦店、連鎖店過渡,第三產業業態進一步優化。
大良工業以技術為依托,以家電電器、塑料制品、機械制造、電子制品、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等行業為主,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現代化工業體系。是廣東省機械及電氣裝備技術創新專業鎮。有全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7家;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高新技術企業27家、省級民營科技企業23家;有中國名牌產品7個,省名牌產品17個、中國馳名商標2個、省著名商標11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強勁,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
三、良好的人居環境。清暉園、寶林寺、西山廟等名勝古跡是著名的旅游景點;區內10多間豪華星級酒店可同時接待3000余人,為客人提供一流的服務。"廚出鳳城"享譽海內外,大良是全國首個"中華餐飲名鎮"和"中華集郵名鎮",鳳城美食必定令你大飽口福。近年來,大良全力打造"商貿鳳城""科創鳳城""美食鳳城""文化鳳城"、"優雅鳳城"等五張名片,增強了城市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了大良的凝聚力、影響力和美譽度,區域品牌效應得到充分發揮。
四、廣闊的發展空間。近年來,大良的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吸引了眾多投資者到大良投資發展。07年,大良黨工委、辦事處提出了 "優二強三"的發展戰略,不斷發展壯大城市經濟實力。所謂"優二",就是"工業上突出優質高效,進一步做專做優"。重點抓優質項目的提升和引進,抓機械及電氣等支柱行業和高新技術行業的集群效應的形成。所謂"強三",就是"第三產業上突出提升提速,進一步做特做強"。通過打造產業特色,形成合理布局,做大做強業已走在全區前頭的第三產業,尤其是以現代服務業為特征的都市型產業。大良歡迎國內外朋友前來投資置業,共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