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意志銀行發表研究報告,下調對內地明年經濟增長預測,同時維持對消費及零售相關行業的“減持”看法,并將該行業的2009年盈利預測下調3%—23%,目標價下調7%—36%。
這已經不是國際大行第一次發表類似評論了,與之相對應的是,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曾被視為弱市避風港的消費品股票普遍表現不佳,除極少數公司外,無論是大陸市場的張裕B、七匹狼、伊利,還是香港市場的百麗、寶姿、蒙牛、李寧、味千等熱門股,跌幅普遍遠大于同期市場指數跌幅,市場對消費品行業的恐懼心態正在逐漸蔓延。
雖然消費品行業存在多方面的不利因素,但是對比其他行業,其相對的高穩定性仍然毋庸置疑,行業的龍頭公司值得投資者關注。
“避風港”不避風
在經濟學上,有“消費粘性”這樣一個經濟學名詞,用來說明消費相對于原材料、能源和機械設備等資本品穩定和平滑的特質。正因為如此,消費品行業的相關公司也被認為周期性相對較弱而受到市場追捧。
雖然消費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卻也存在著轉變的臨界點,當宏觀經濟和企業效益惡化到企業不得不裁減員工、降低員工薪酬的時候,消費也就變得不再穩定。失業和被降低薪酬的消費者不得不被動降低和壓縮消費;即使還沒有失業和被降薪的員工,由于觀察到周圍經濟和就業環境的變化,也開始主動縮減消費,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失業和降薪。由此,消費的擴張性就變得蕩然無存,其中最先受到打擊的是耐用消費品和奢侈品,接著受到打擊的將是快速消費品、服裝、化妝品等,而生活必需品和醫藥則具有最佳穩定性。
在本輪市場調整的初期甚至是中期,消費類股票沒有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表現出了較強的抗跌性,甚至部分股票在初期稍作調整后,還在今年1-3月創出過新高。
但是國內和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超出了市場的估計和想象,最終使得部分機構投資者認為,一些企業的經營惡化程度將導致其削減員工數量和工資,部分甚至企業將出現破產,全部員工將被迫失業(實際上這種情況已經在部分地區開始發生),由此消費類股票開始被調降盈利預測和估值水平,股價大幅下跌。
估值合理長期看好
不過,經過一番慘烈的下跌之后,香港市場上消費股的估值已經趨向合理,大多數公司預期2008年PE都在15倍以內,預期2008年的分紅收益率也普遍在5%左右,遠超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以安踏體育(02020.HK)為例,其目前價格不到4港元,08年中期每股收益約0.2港元,分紅0.1港元;同時,公司市值90億港元左右,但其賬上現金即高達33億元人民幣,且沒有任何銀行負債。
相對卡夫食品17倍、可口可樂18倍、耐克16倍的市盈率,相信有更大發展空間的中國消費品龍頭企業即使談不上過分低估,至少也是處于合理的估值區間之類。
在此次全球性的危機中,過去得益于強大的外部和內部需求而成長起來的中國消費品企業,包括出口導向型的紡織、日常用品企業,以及內需型的品牌服裝、食品飲料等企業,都將面臨嚴峻考驗,全行業賺錢的好日子也許將一去不復返。在不斷傳出有企業因為毛利率太低導致虧損、無限制擴張帶來的資金鏈斷裂導致公司清盤時,投資者應精選穩健經營的消費品龍頭企業進行長期投資。
手持大量現金而穩健經營的龍頭企業,不但能獲得較同行業為高的毛利率,而且不會因為過度擴張而在流動性緊縮的時候導致資金鏈斷裂,因而更有機會在危機中生存下來并壯大自己。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行業性的危機正是給穩健經營的優秀企業帶來了更好的發展機會。
由于我國經濟向內需的轉型,消費類公司將來必然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和投資的領域。對投資者來說,選擇現金充裕、負債較少、行業地位穩固、毛利率高而且管理優秀的企業長期投資,也許正是危機中的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