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美董事局主席黃光裕因涉嫌操縱股價接受調查之際,國美欲引入海外投資者的傳聞再起。昨天,有媒體報道,國美已就戰略股份的出售可能與外國投資者進行了初步談判。
不過,國美代理主席陳曉昨天為此接受本報采訪時只以“不知道”作答,并表示一切重大變動都以公告為準。
英國《金融時報》昨天發布獨家報道稱,國美高管近日已就投資事宜與數家海外同行及全球私人股本基金進行了接洽,并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如果戰略投資的談判能進展下去,華平創投亞洲基金(簡稱華平)將起到關鍵作用。而從2006年開始,作為戰略投資者的華平就已經在黃光裕的國美帝國中發揮重要作用。
2006年,華平以1.5億美元高調注資國美,認購其發行的1.2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及2500萬美元認股權證。自此,國美也漸漸啟動了并購永樂、大中等一系列大手筆運作。2007年5月14日,華平以每股13.35港元在市場出售9089.8萬股國美股份,套現12.13億港元,并有2億港元盈利,一舉收回投資成本。當時華平尚保有8578萬股股份及認購權。
但是,隨著黃光裕事件曝光,國美向華平承諾在2011年前將母公司余下的零售資產注入上市公司,計劃5年內將母公司所有內地零售網絡注入上市公司的計劃操作難度加大。分析人士認為,不排除華平積極運作,為國美引入新的戰略投資者的可能。
對于歐美零售商而言,與國美“聯姻”等于敲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目前,國美電器以1300多家門店的龐大銷售網絡穩坐內地最大家電零售商寶座。此前,百思買或以戰略投資者的姿態實現與國美合作的傳聞一直不絕于耳。
不過,各方對于股權事宜的接洽可能仍處于初級階段。昨天,除了國美方面保持緘默外,百思買等潛在合作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并未與國美有任何接觸。業界分析,在黃光裕近況還不明朗的情況下,任何重大股權變動都難有實質性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