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佛山,地域相連,人緣相親,經濟相融,文化相通,自古一家。去年底《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公布,更是將“廣佛同城”從區域合作提升為國家戰略。
無數的目光,再次聚焦于這片改革的熱土。今年以來,無論是省市兩會,還是理論界、企業界,或是市民,廣佛同城化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省委提出,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必須加快推進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突破口則在于廣州-佛山地區同城化。進入3月,廣州、佛山兩地書記、市長進行首次會面磋商,確定簽訂廣佛同城化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推動廣佛同城化建設。
>>>相關專題:佛山商家赴穗交流考察 廣佛一體化商機無限
實力
比肩新加坡直逼上海
當廣佛同城化加速加力的同時,“廣佛經濟”這個“巨人”正引起各方的廣泛關注。
據2008年的數據顯示,2008年廣州、佛山兩地的GDP總量預計達到了1.25萬億元,可以比肩2008年新加坡GDP約為1819.212億美元,國內排上海13698億之后,超過澳門,直追香港2008年16785.14億港元。
從兩地產業的區位商來觀察,發現兩地的優勢產業基本不存在同質化傾向。根據香港智經所做計算,廣州與佛山的絕對經濟聯系量47443.53,相當于廣州與珠三角經濟聯系量的一半,更是佛山與珠三角其他城市經濟聯系量的三倍。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楊望成認為,廣佛同城合作后,兩地正在構建的現代產業體系就初具雛形,隨著同城效應的發揮,兩地經濟在突破行政區劃壁壘,市場要素和資源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優化配置后,“廣佛經濟”潛力、活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趨勢
廣佛可追紐約—新澤西
“廣佛之間一系列的人為障礙一旦消除,區域內市場要素自由流動,相信在5到10年后,產業的協同效應就會充分顯現出來。”楊望成認為,像廣佛都市圈這樣的地域如此之近的百萬人口大城市,目前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很多城市群都是發展重點區域不連在一起的,而廣佛之間可以說是沒有城郊,基本城市化了。產業結構上,也是融合度很高的兩個城市。
楊望成分析,廣佛同城化后,從一個經濟體的角度觀察,一是廣佛區域內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將趨于平衡,產業的結構比較合理,廣州現代服務業比較發達,佛山制造業比較發達,廣佛如果各自單干,廣州再補制造業,佛山再補服務業,那資源就沒有得到充分配置,而廣佛融合后,區域內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速度有可能會加快。二是從產業技術含量來看,廣佛加速融合后,佛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與廣州的知識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產業互補,產業加速向高端化邁進。三是從輕工業與重工業的比重看,近幾年廣州重工業發展比較猛,而佛山的輕工業一直是響當當的,這樣廣州既是佛山工業品的消費市場,其石化產業又為佛山企業提供原材料。
他指出,從當前廣東推進的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來看,廣佛融合后,經濟發展更加協調,同城化后的產業、經濟的疊加效應就更加明顯,廣佛兩地加速同城,廣佛兩地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將大為提速。
楊望成認為,廣佛同城化加速后,交通一體化不斷加速,距離不斷拉近,文化上的障礙是沒有,產業互補合作的需求也有,一旦區域內一些人為障礙拆除后,廣佛同城就像東京、紐約-新澤西等世界知名都市圈一樣,區域內金融、港口、現代服務業、制造業等形成優勢互補,構成聯合艦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