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0日,由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07廣東優秀連鎖經營門店競賽”正式啟動。自1997年首屆廣東省優秀連鎖經營門店舉辦以來,一年一度的門店競賽活動成為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會員企業的一件盛事。
本屆活動受到包括廣州正佳廣場、掛綠廣場、新大新、摩登百貨、家樂福、吉之島、宏城、好當家、澳之星超市、廣東本草、金康藥房、東方眼鏡、通驛高速公路服務區,深圳華潤萬家、新一佳、海王星辰、愛家超市,佛山興華商場、東方廣場、嘉洲廣場、大瀝巴黎春天、順客隆,中山益華百貨、壹加壹,東莞大地通訊、時珍醫藥、美宜佳、天福便利店、長安新世界、茶山茶園商場、愉康超市、汕尾海豐藍天等來自全省各地共32家企業的積極參與。即日起,本網將陸續推出“2007廣東優秀門店魅力風采展”系列報道,展現粵商知名連鎖品牌的魅力與風采。
>>>2007廣東優秀門店魅力風采展專題報道


自1995年開出北京國展店12年之后,家樂福在國內的大賣場數量已經超過100家,但是家樂福對手沃爾瑪收購了好又多,家樂福已經不算中國擁有門店數量最多的外資零售企業,但是它在中國依然具有無法被取代的影響行業的力量。
法國人,第一次讓中國人意識到渠道的力量。作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外資零售業,家樂福也第一個帶來了現代化的"一站式購物"和"開心購物家樂福"經營理念,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城市里的零售業還是以百貨店和雜鋪店為主,正是家樂福以及后來的沃爾瑪、易初蓮花、麥德龍還有本土的物美、聯華、華聯等連鎖商業企業的崛起,徹底打破了舊有的商業生態,改變了大眾的購物習慣乃至生活方式。
與傳統零售企業的思路不同,家樂福的贏利模式是"盡量不賺消費者的錢,賺廠家的錢"。雖然"進場費"頗具爭議,但卻成為中國其他連鎖企業普遍行規。這種模式也令業界深刻體會到,下游渠道對上游制造企業的深刻的影響力。不過,近年來,家樂福已經主動改善和供貨商的關系,2005年10月,家樂福邀請了50名中國的供應商訪問法國。同時,在國家商務部出臺最新的有關法律法規之際,他們也都作了積極配合的表態。
康柏德總結成功之道時表示:"家樂福成功的秘訣就是靈活性和適應性。"在進入大陸以前,家樂福已經在臺灣有過6年的演練。在家樂福進入大陸初期,一批臺灣干部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他們善于與政府打交道,在開店方面,也采取了非常靈活的措施,其自營店的步伐比沃爾瑪和麥德龍快了兩到三年。它也是第一個走向中國西部的國際零售企業。
一直以來,家樂福也是公認最本土化的商店。在同一城市可以出現截然不同的商品組合和布局風格,連鎖經營的個性化主張,成為本土零售企業的楷模。
當然,家樂福在中國并非沒有挑戰。沃爾瑪最近一改在中國"溫吞水"的風格,收購、擴張、投建物流中心,咄咄逼人。而給家樂福帶來超強靈活性的"店長負責制",也因為出現了部分商品把關不嚴遭到批評。5年前,家樂福中國總部集中于上海;3年前,家樂福創建了4個大區;2006年6月,家樂福(中國)實行結構重組,建立完整區域體系;11-12月,這項規模巨大的架構優化戰略基本完成,公司在四大區下面再設15個小區。華南區分為廣州/珠海/佛山、深圳/東莞、福建/海南/廣西、昆明4個小區。
此前,家樂福每個門店都有地方采購權,但采購大權由單個門店采購部門決定,這樣更貼近消費者、消費習慣和市場需求。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家樂福中國區副總裁、華南區總裁貝多拉表示,這是家樂福調整管理架構的初衷。這樣可以更優化和供應商的合作、與顧客的服務以及與當地政府的關系。在管理架構進行優化后,現在家樂福每個門店都建立了一個采購委員會,其成員包括門店的運營等部門,對供應商執行嚴格審核標準。這一措施將杜絕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
調整小區之后,4個大區將主要進行大區與大區之間的協調。貝多拉說,家樂福現在是擴張、擴大的過程,同時也是優化的過程,為使整個公司以一個整體形象出現在中國市場,區與區之間的商品營銷、地方政府關系、人力資源以及按照中國政策進行發展等方方面面都要協調,新的架構將使門店和采購銷售鏈條更加實際、實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