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政策性利好因素,刺激著來自國內外的商業資本來穗淘金,也使得本土商業不斷創新謀突破。

業內專家認為,未來十年將是商業地產的“黃金十年”;許多個體的投資將由“買房”轉向“買鋪”。
如果說1996年的“北商洋店”浪潮是廣州現代商業的分水嶺,那么2010年就是廣州新世紀商業改朝換代的時期。借助亞運會契機,外資、港資、北商等外來資本注入,廣州新增了近100萬平方米的商業面積;大型城市綜合體、大型購物中心,小型主題百貨、高端超市、專業賣場、快時尚店各種創新業種業態蜂擁而至;商業零售業上市對接資本市場欲望達到空前釋放;廣佛肇同城打破了各地為政,展現區域經濟一體化良好局面……日前,由第一商業網主辦的“新世紀十年粵商高峰論壇”媒體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以亞運年為起點,廣州商業將迎來發展“黃金十年”。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
粵商亟待創新求發展
未來10年是廣州商業地產發展黃金十年,這一點勿庸置疑。因為按國際統計貫例,年人均可支配收到達到2000~3000美元時,商業地產為起步期,而目前廣州已超過這個數。今年廣州商業報復性增長是過去10年供求受壓抑釋放的結果。但目前的發展模式,還是突顯了粵商急功近利、投機性強、追求短期目標等特性,許多商家甘心當“二房東”而不是真正的商人,沉醉于對高鋪租的追求中,生意一好就升租,卻十分忽視自主經營,不愿意親力親為從流通環節賺錢,從而無法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如電子商務發展落后其它一線城市、資本并購案少之又少、連鎖經營始終走不出去,種種表象已充分展現出粵商的局限性。為此,我認為粵商應多抬頭看路,走出嶺南、走出珠三角,不要放棄國內市場。
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
利好推動廣州商業大發展
除了亞運會外,廣佛肇同城化推進、廣州在《珠三角發展綱要》中確立的國家中心城市定位等一系列政策性利好因素,均不斷刺激著來自國內外的零售商業來穗淘金,也推動本地商戶大拓疆土。據統計,2009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891.76億元,增長達16.3%,自1983年起連續26年穩居全國第一,北商洋店對千年商都覬覦已久。目前廣州商界所呈現出“井噴”現象,既是承接著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成果,又是開啟著第二個十年的起點。
楚睿商業咨詢董事長黃文杰:
未來十年是商業“黃金十年”
廣州亞運會對城市的發展將帶來極大動力,政府加快完善基礎設施、交通配套,營商環境也大為優化。我認為,如果說過去十年是住宅地產的“黃金十年”,那么未來十年將是商業地產的“黃金十年”;在房產新政下,許多個體的投資行為將由“買房”轉向“買鋪”。此外,由于大量國際一線品牌的進駐,廣州商業還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品牌時代。這對廣州商業發展的整體水提升有很大促進作用。
不過,廣州商業的發展到今天這一步,是多年來積累的,并不是純粹因為亞運而引爆的。從以往的經驗看,體育盛事對商業銷售作用不會非常明顯,不要對其帶來的商業效益過于樂觀。從目前看,商業物業的單年總體增量已經破了歷年紀錄,但他們是否都能搭上亞運快車還很難說。
太陽新天地購物中心董事總經理楊軍艇:
廣州購物中心建設有待完善
過去10年廣州購物中心建設明顯落后,10年只建了三個大型購物中心,這與“千年商都”很不相符。究其原因,我認為這與廣府文化的“小富即安”思想以及老廣的消費意識有關,廣州有全國特有的騎樓,一出街就鋪連鋪,對購物中心的渴求并不像北方那么強烈。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樣也給接下來的10年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本網專題報道:新世紀十年廣東杰商頒獎典禮
原文章鏈接: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0-09/15/content_113085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