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經濟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當前,珠海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有:
(一)CPI居高不下,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全年CPI累計漲幅達4.0%,創11年來的新高。其中,食品類價格累計上漲10.3%,醫療服務及個人用品價格上漲5.2%,居住類價格上漲4.7%。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價格的漲幅過大,會給困難家庭的生活帶來很大壓力。根據抽樣調查資料測算,2007年我市居民由于物價上漲需多支出生活費670元,其中,受食品價格上漲因素影響需多支547元,比重高達81.6%,這對于低收入家庭無疑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目前,我市的物價上漲與全省和全國的情況是一致的,導致物價上漲的宏觀因素主要有四個:一是國際糧油價格上漲趨勢未變;二是國內部分商品供不應求現象仍然存在,尤其是豬肉的供應至少需半年后才能實現供需基本平衡;三是通脹的預期增大;四是為加強節能環保工作,2008年國家將對能源、資源和環境保護啟動價格杠桿,水、電、煤、油等商品價格上漲壓力加大。
(二)部分行業工業增加值率偏低,產業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市工業增加值率近年來一直維持在19%左右的水平,低于全省的24%的平均水平。我市六大工業主導產業中,家電電器、電力能源和生物醫藥的增加值率分別為20.7%、31.1%、31.9%;但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精密機械制造業增加值率分別僅為16.5%、16.9%、16.3%,這部分行業增加值率偏低,拉低了我市整體工業增加值率,產業競爭力亟待提高。2007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總體較好,工業企業利潤增長較快,但主要是利潤總額合占全市73.2%的家電電氣、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電力能源四大行業的貢獻。由于煤、電、油、運和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揚,加上出口退稅和進出口關稅政策的調整,對高能耗產業影響很大,我市造紙及紙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燃氣的生產和供應業等行業由盈轉虧。如何加強工業產業規劃和產業發展引導,提高產業競爭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
(三)固定資產投資結構不合理,制造業投資增長乏力。2007年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高達33.4%,但這主要是房地產投資的高速增長,基本建設投資與更新改造投資的增幅不到10%,制造業投資增幅僅15.1%,同比下降了27個百分點。全市的內外招商引資項目中,大型工業項目也比上年少。新引進的外資項目中,工業項目291個,占全部外資項目的38.2%;內資項目中,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74個,其中工業項目22個,僅占全部內資項目的29.7%。工業項目很少,上規模的大型工業項目就更少。房地產投資對經濟的貢獻是一次性的,不像工業是可持續的,這種以房地產拉動為主的投資結構,勢必影響今后珠海經濟的發展后勁。
(四)高能耗產業生產增長迅速,節能減排形勢不容樂觀。統計顯示,我市高能耗工業實現增加值84.33億元,同比增長23.4%,比全市同期平均增幅高出2.5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8.1%,比重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節能減排已經成為當前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十一五”規劃要求我市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下降15%,萬元GDP能耗要由2005年的0.66噸標準煤下降到0.56噸標準煤,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學需氧量(COD)分別要控制在2.8萬噸和3萬噸以內。高欄港經濟區重石化專區的產業定位,使得全市近八成的工業綜合能源消耗量集中到金灣區。鋼鐵、石化、火電等行業能耗高,工業污染也較嚴重,而它們是我市今后產業發展的重點,可見我市的節能減排任務今后將非常繁重。國家現已出臺節能減排綜合考核實施方案,對完不成節能減排任務的地方領導和企業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預計2007年我市單位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為0.96噸標準煤,增長13.04%,單位GDP電耗974千瓦時,同比下降0.2%(同期全省兩項指標預計均下降),我市要完成全年單位GDP能耗降低3%的目標任務非常艱巨。
(五)宏觀調控政策頻密出臺,房地產貸款的金融風險增大。2007年珠海的房地產市場異常火爆,全年商品房交易面積、交易價格節節攀升,均創出歷史新高,空置面積卻創新低,市場供需兩旺。與房地產相關的貸款也節節攀升,總額達到255億元,比年初增加了93億元。2007年9月27日,央行決定提高購買第二套住房的首付比例;2008年1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打擊囤積土地行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08年我國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國家將嚴格控制信貸額度和投放節奏,進一步提高利率;同時,國家將于2008年在部分城市實行物業稅空轉試點并加大土地增值稅清繳力度,我市也將調整購房入戶政策。這一系列調控政策的出臺,必然會對房地產業帶來沖擊,房地產市場面臨調整波動風險。2007年10月以來,由于國家銀根收緊,信貸投放額度減少,全國已出現部分在建樓盤停工停建,一些城市的房價和成交量開始下降,不少房地產中介因經營困難而倒閉。周圍房市的震蕩將會對我市的房市帶來影響,2008年我們務必要密切關注相關政策和市場的變化,謹防房地產信貸引發的金融風險。
三、對策與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著重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物價監管,加大對困難群體的生活補貼,加大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和供給。物價上漲影響最大的就是低收入困難群體,建議工商物價部門加強對重點商品和服務價格的監管,必要時采取價格干預措施,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維護社會的和諧與安定。對特困低保戶適當增加補貼,將低保補貼與生活必需品的物價指數掛鉤,隨物價漲幅相應調整。同時,進一步加大中低價位住房、廉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建設和供給,完善相關制度,以解決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困難。
(二)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加大園區投入和產業配套,提高產業競爭力。園區是我市工業經濟的主戰場,我市工業園區每平方公里的產值僅為29.3億元,遠低于蘇州工業園每平方公里200億元和天津濱海新區每平方公里300億元產值的水平。我們要堅決落實《珠海市關于推動園區又快又好發展的意見》和《珠海市園區經濟發展考核獎勵辦法》,優化園區投資環境,加大對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的投入。同時,要以科學規劃引領園區科學發展,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提高園區土地開發效率效益,提高投資強度和產出率;實施園區單位土地面積工業增加值、稅收等指標考核,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大力推進園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高產業競爭力;注重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和產業聚集效應,延伸產業鏈,打造園區特色產業集群,努力做大經濟總量,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三)建立和完善重點企業單位能耗跟蹤監測制度,狠抓節能減排工作。針對我市工業生產能耗所占比重超過六成、高能耗工業生產與投資高速增長的實際,有必要對新引進項目嚴格執行“綠色門檻”;對全市排名前50的重點能耗大戶,要建立節能減排檔案,進行嚴密監測。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督促企業對關鍵節能減排環節進行技術改造,并通過新聞媒體大力宣傳環保知識和節能技術,強化全民節能意識,挖掘節能潛力,確保節能減排各項目標的順利完成。
(四)以提高人均水平為目標,嚴格控制常住人口的增長。省委書記汪洋在省十屆二次會議上,對珠海經濟總量不大,但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儲蓄存款等指標排位居全省前茅,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模式表示贊賞,我們要珍惜榮譽,努力取得更大成績。但2003-2006年我市戶籍人口平均增速達4.12%,遠高于全省1.38%的平均增速,也高于人均GDP緊隨我市之后的佛山和中山。我市部分暫住人口文化層次低,無工作、貢獻小。這些人口的快速增長不僅攤薄了我市現有常住人口福利水平,也增加了我市教育、醫療、節能、環保、交通、社會管理等諸多成本。在近日召開的省十屆人大和政協會上,許多市包括廣州、深圳、東莞、佛山都表示要嚴格控制人口規模,轉移勞動密集型企業。我市人口規模雖小,但近年增速加快,建議市政府參考深圳、廣州、東莞等市的做法,盡快提高人口準入門檻,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優化人口結構,提高我市的人均福利水平。
四、2008年展望
新的一年,我市經濟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
從國際上看,次貸危機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難以在短期內消除,美國經濟面臨衰退危機,進而影響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速,在需求方面將對我市出口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從國內來看,2008年我國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國家將按“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為基調做好宏觀調控工作,并將采取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全國2008年確定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8%,與2007年的預期目標相同;廣東省2008年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為9%,也與2007年的預期目標相同。鑒于我國經濟增長已邁上了快速增長的軌道,伴隨著改革開放30周年和舉辦奧運會的契機,我國經濟實際增長速度預計將達10%-11%,略低于2007年的增速。國家實行的緊縮性貨幣政策會對我市房地產市場造成一定影響,陸續出臺的調整進出口關稅、調整出口退稅政策、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等也會對我市外向型經濟產生一定影響。
從珠海的自身情況看,2008年我市將繼續加大政府的投資力度,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和工業園區的配套建設,投資環境趨好,工業企業集聚程度和產業競爭力逐步提高。在正在召開的兩會上,廣東省已把港珠澳大橋建設、廣珠鐵路建設、珠海發電廠5、6號機組建設列為2008年廣東省重點建設前期預備項目。廣珠城際軌道預計2009年建成,廣珠鐵路最遲2011年建成,殼牌潤滑油項目08年將完成土建和設備安裝。港珠澳大橋25項可研編制已完成21項,大橋與海洋的環保課題2008年6月前完成,粵港澳正大力加快大橋建設的進度。綜觀以上各種因素,我們認為,珠海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和條件得到進一步強化,如無大的突發因素,2008年珠海本地生產總值增長15%的預期目標將可順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