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個時代到來的時候,銳不可當。 作為廣州百貨業的翹楚,歷經20年風雨的廣百股份終于迎來了自己的時代。今天,在廣州任一個足夠繁華的商業圈,你都能看到廣百的標志;今天,向任何一個廣州人打聽廣州的百貨公司,你都能從他嘴里聽到“廣百”這個名字;今天,廣百已是當之無愧的廣州百貨業龍頭,它盤踞華南,翹首而望,一飛沖天,傲視神州大地。 創業之初重創新 上世紀80年代,物資匱乏和計劃經濟的陰霾還未完全消退。人們對“購物”的概念還停留在不歡迎挑選的錢貨交易,顧客遠未成為“上帝”。一尺柜臺,成為售貨員和購物者之間的天然屏障,這種銷售模式極大地限制了商業的發展。商品的種類極其有限,消費觀念仍是陳舊的跟風———“你有我也有”,同色同款的一件衣服,一天竟賣200件。但此時的廣州商業,沉靜中孕育著即將爆發的強大力量,一個改變廣州乃至全國商品銷售模式、進而迎來一個嶄新時代的歷史拐點即將出現,這份歷史重任注定要由富于創新和冒險精神、敢為天下先的廣百人來承擔。 中山五路商店于1989年9月拆建后重新開業,改稱廣州新大新。如果說屹立于中山五路與北京路交界的廣州新大新多少顯得有點孤單,那么廣百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廣州百貨大廈則終于給廣州最早的商業商圈、日后的廣州市商業寶地———繁華的北京路商圈定了型。1991年2月8日,一艘商業航母升起了它的第一片帆,一個商業帝國打下了它的第一根地基。廣州百貨大廈的開業飽受矚目,引起全城轟動,開業當天,銷售竟高達101萬元,并且一連6天銷售突破100萬元的大關。 廣百甫一開業就廣受歡迎,顧客盈門,各方贊譽有加,其秘密武器就在于售貨方式上一番石破天驚的革命。廣百率先實行大面積的開架售貨,開架售貨面積達85%。高級音響、高級時裝乃至文具鉛筆等都敞開在貨架上、展臺上,任顧客自由參觀選購。這一舉措,一下子把廣州的消費者拉入了體驗式消費的時代。顧客得到了尊重,購物需求得到了滿足,廣百則賺足了面子和銀子———這是一個雙贏的英明決策。大型百貨公司實行大面積開架售貨,在國內商店中是第一家,由于“吃螃蟹”取得了成功,1992年商業部在廣百召開現場會議,向全國大力推廣開架售貨,廣百的知名度又得到了提升,廣州商業走在了全國前列。 銳意進取 揚帆啟航 上世紀90年代,廣州的本土百貨業整體走向輝煌,一時風光無兩。新大新公司1995年被評為“亞洲最佳百貨公司”。廣州百貨大廈也實現第二次大發展:1996年開始陸續收回物業的6~9層用作經營,成為全廣州經營面積最大的百貨商場。 邁入21世紀,面對著中外零售巨頭的強大沖擊,曾經領銜潮頭的廣州本土百貨業表現并不突出。但是,廣百積極改制,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嘗試,為遭到圍困的廣州本土百貨業謀到了一條突圍之路。 2002年4月30日,具有11年歷史的廣州百貨大廈成功實現股份制改造,成立廣百股份有限公司,從原來的國有大型百貨零售企業改制成為國有控股、多元化投資主體的股份公司,從單一經營百貨零售業務向多元化經營拓展。 2004年接手廣百的黃永志開始進入他的操盤手生涯,廣百這艘商業巨輪已經儲備了足夠的動力,正要揚帆起航,乘風破浪。 2002年~2008年六年間,廣百新增連鎖門店15家,并利用旗下的產業不斷拓展新的業態,形成了以廣百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構筑起了連鎖百貨、購物中心、家電、超市四大連鎖零售經營板塊。 廣百沒有滿足,繼續在資本市場尋求更大的發展,2007年11月22日廣百在中小板成功上市,受到投資機構和股民的追捧,更是為廣百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門店數量實現了翻倍增長,同時業績也保持著穩步上升。 如今,廣百的版圖已延伸到成都、惠州、揭陽等地,其“立足廣州、拓展華南、面向全國”的戰略布局已現雛形,一個商業帝國正以不可抗拒的迅猛勢頭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