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初,受疫情“黑天鵝”的影響,國內各大購物中心迎來了一個艱難的開局。 根據匯納科技發布的《匯客云中國實體商業客流桔皮書》測算,自1月20日至2月29日,全國購物中心客流與基于未發生疫情情況下的預測值相比,大幅下降,疫情預計將造成全國購物中心客流量銳減33億人次。 客流驟減、減租壓力、幫助商戶、重建消費者信心……這一道道擺在購物中心管理者的難題,都等待著他們去一一破解。 一 “說實話,現在這個時候,我們知道商戶也很不容易,但我們也不好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購物中心高管盯著眼前的《廣東省餐飲協會減免租金聯合倡議書》以及多個品牌租戶提交的免租申請,深感無奈。 “為了應對疫情,我們業主方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首先,我們2月初已經宣布減免了半個月的租金。第二,購物中心一直在持續投入測溫計,口罩,消毒用品和設備等防疫方面的花費幾十萬。第三,雖然目前客流不多,但購物中心一直都在堅持開門營業,沒關過燈也沒有停過一部電梯,每天投入大量的人力把控出入口檢測體溫,日常運營費用也在不斷增加。第四,商場還面臨著資金流壓力,需要臨時性增加貸款來維持日常運作。為了開源節流,我們還有裁員和減薪的計劃,所以,我們也很希望租戶也能體諒一下我們的難處。” 二 “8000、13000、20000……”看著每日逐步回升的客流量,一佛山購物中心老總嘉哥(化名)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自從3月初,商場內近30個餐飲品牌恢復限制性堂食后,再加上3.8女神節的大力促銷,疫情前我們日均客流量是5萬人次,現在人氣基本能恢復一半,我們已經覺得很不錯了。” 嘉哥表示:“我們一直很注重和商戶的溝通,之前也出臺過減租措施,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商戶的損失,減輕了其負擔,也有助于防止優質租戶的流失。現在,回流顧客才是根本,商場會持續推出優惠促銷活動,增強消費者信心,商場接下來沒有進一步的減租計劃。” “對于購物中心而言,減免租金并非唯一的辦法,應該針對不同的業態和品牌,制定不同的幫扶政策,大家同心協力共度難關,方為上策。”廣州一購物中心總經理也坦言:“像電影院、健身房、兒童教育培訓、KTV業態現在還不能開門營業,它們確實受影響最大,接下來我們也會重新考慮商場調整的方向。” 三 疫情之下,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為助力商戶“開源”,各大購物中心推出多種創新經營舉措,打造線上購物節、建立微信帶貨群,通過網紅直播賣貨等渠道,實現精準營銷。 以凱德為例,一些商戶原本因為線下客流大幅下降,已經開始考慮減少現場導購甚至閉店,但通過與凱德星商城的合作,線上流量突增,商戶開始加派人手轉為線上,繼續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目前,凱德星會員日活用戶已經超過40萬。 保利廣場•廣州的微信小程序“保利會員GO”線上商城于3月1日正式啟用,是業內為數不多率先搭建的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線上購物平臺。商城除了不定時發放優惠券,還攜手美團配送,三公里內下單,滿88包郵起送,最快30分鐘極速送達,讓顧客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品質服務。 同時,購物中心亦開始逐步恢復營銷節奏,開展各類公益活動,在疫情期間,也依然與消費者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 廣州天河城把線上的小林漫畫搬到了線下,在商場一樓與消費者實現面對面的溝通,為生活增添一絲亮色和暖意。 百信廣場、廣州天河城、天環廣場、萬菱匯、凱德廣場•云尚、凱德樂峰廣場、東方寶泰、麗柏廣場、保利廣場•廣州、時光里•廣州、時光匯•克洛維等多個購物中心聯合本地自媒體舉辦“致敬城市逆行者”公益活動,聯動場內租戶品牌,向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環衛工人、城管、警察等一線工作人員致敬,為他們免費提供食物/飲品,感恩他們對維持城市正常運轉的奉獻,為城市注入正能量。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疫情之下,危機不可逃避,購物中心與商戶惟有積極抱團應對,方能轉危為機,重獲新生,恢復往昔的熱鬧與繁華。(文/吳婕秋) |
|
原標題: /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