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第一商業網記者吳婕秋廣州報道)2017年1月20日,大信商用信托(Dasin Retail Trust)正式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計劃募資1.46億新加坡元(約7億人民幣),每單位發售價為0.80新加坡元(約3.9元人民幣),是中國大陸首個在新交所主板上市的民營商業地產企業商業信托。 募資7億人民幣用于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大信商用信托由發起人中山市大信置業開發,信托管理人是大信零售信托管理有限公司,包括中山市的三個項目:大信溢彩薈、遠洋新都匯和小欖新都匯。 大信商用信托的66.7%由發起人家族信托和遠洋地產(Sino Ocean)持有。剩余的33.3%單位當中,5.7%由兩名基石投資者持有;所發行的1億5177萬個單位,有1億4977萬個保留給機構投資者,200萬個供公眾認購。 信托計劃把2017和2018年的全部可派發收入派發給單位持有人,2017年的預估分派收益率為8.5%,2018年為9.0%。2019財年和之后信托也會派發至少90%的可派發收入。 發起人中山市大信置業也給予信托管理人珠海斗門新都匯的預約購買權,以及另外14個項目的優先購買權,這些商場主要集中在中山、珠海和澳門。 此外,信托也計劃收購石歧新都匯,預計今年6月30日前可完成交易。 商業信托低成本融資 對于國內而言,商業地產的主要融資方式包括:國內商業銀行貸款、信托投資公司發行信托計劃、境內公司上市、發行企業債、金融租賃、典當、民間私募基金、外資銀行貸款、海外私募基金、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公司海外上市等。 其中,商業信托作為近年來香港與新加坡資本市場針對商業地產金融支持的一種創新產品與融資工具,比REITs更靈活,可以說是REITs的升級版。 此前,國內也有不少企業嘗試將旗下的商業地產業務登陸資本市場。2005年,越秀地產以城建大廈、財富廣場、維多利廣場和白馬商貿大廈四大商用物業打包組成的越秀房托基金成功登陸香港股市,成為香港股市第三只上市的房托基金。2014年,萬達商業在港交所主板掛牌,然而不到兩年時間,萬達商業2016年匆匆退市,決定回歸A股。 大信零售信托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楊斌此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信托所管理的商場處在不同周期,因此能夠提供穩定現金流和強勁增長。石歧新都匯和小欖新都匯已經營超過10年,發展穩健。遠洋新都匯和大信溢彩薈則少于兩年,擁有龐大增長空間。 另一方面,包括石歧新都匯在內的四個商場租戶相當多元化,每一個行業的整體占比不會超過25%,租戶的租賃期平均達7.4年。 楊斌表示,新加坡有超過40個掛牌的房地產投資信托和商業信托,可吸引有質量和專業投資者,股票流動量相信更高,他希望通過這個可再循環平臺,取得低成本融資來進行高質量投資。 國內商業地產開發商應更注重深耕本地市場 近年來,國內零售環境低迷,但仍不乏激流勇進的本土開發商,成為大浪淘沙后的幸存者和勝出者。 根據公司網站介紹,大信置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01年的民營房地產開發企業,總部位于廣東省中山市,公司業務涵蓋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商業地產等多個板塊。 商業地產方面,大信擁有超過150萬㎡的商業物業,包括一站式購物中心,也有家庭式社區商場,亦有充滿時尚元素的戶外街區和面向學生的潮流前線,企業自營服務包含超市、餐飲、旅業、線上消費終端以及智能支付卡。 廣東省商業地產投資協會常務副會長、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指出,大信作為中山的本土企業,生于斯長于斯,除了對中山本土的熱情外,更了解本地顧客的消費屬性,在項目特色定位、業態組合上,找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所打造的很多特色是企業外來企業沒有做過的,這是其能快速實現擴張的主要原因。 黃華軍認為,大信此次成功登陸新加坡主板上市,也是給其他商業地產開發商一個很好的啟發!安挥眠^于浮躁,不必好高騖遠,踏踏實實深耕本地市場,一樣有機會做大做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