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員工如是描述:“他一言不發,坐在寬大的老板桌后看著你,你感覺自己仿佛是籠子中的一頭獵物,你不可能擁有和他平等對話的權利。這是我幾十年工作經歷中最緊張的一次面試,直感到背心發冷!
2005年,在上海某酒店,被評為“中國最佳商業領袖”的黃光裕大步走進會場,他雙手抱拳,沖著臺下一群心情陰晴難辨的老板們打招呼:“在座的都是我大哥!”彼時,市場上正熱播一部反映江湖的電影,有句話很流行,“出來混,遲早都是要還的!”
驚魂120小時
用“親者痛、仇者快”來形容39歲的中國首富黃光裕,在這個多事之秋的處境,實在是再貼切不過。
2008年11月18日,曾擔任北京某都市報經濟部主任的家電記者,突然接到了一條神秘短信:“消息絕對可靠,國美老板黃光裕和財務總監周亞飛,已于周一(11月17日)夜里被有關部門帶走,至今無下落。黃的老婆杜鵑和一主要財務人員已經潛逃!
次日,這一消息被散發到了各大論壇、網站上。雖然好事者還特意加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不過,這一爆炸性的新聞還是迅速爆紅網絡,僅天涯論壇,短短兩個小時內點擊率便超過了20萬人次。
11月20日,已經被各種電話騷擾得無可奈何的國美新聞發言人,不得不站出來大聲申明,聲稱國美目前一切正常。不過,對于事件的“最佳男主角”黃光裕,他坦陳自己也沒有見到。
這一模棱兩可的答復顯然不能令“圍觀者”滿意。當天晚上,素以公信和追求新聞真相著稱的某雜志,在經過所謂權威人士證實后,在自己官網的顯要位置登出了“黃光裕被拘”的新聞,將坊間的種種傳聞定性。
11月21日,香港幾家媒體開始爭相報道“黃光裕被拘”的消息。當天下午,門戶網站的貼吧上,都出現了黃光裕出事的文章。一場轟轟烈烈的“推倒首富”的運動由此蔓延,開始燃燒。
2006年,黃光裕因企業“原罪”事件,一度被調查,不過,那次調查最終有驚無險,黃涉險過關。但這次,黃似乎就沒那么幸運。
很快,有知情者貼出了黃光裕被拘的“內幕消息”,傳聞種種,版本有三:一是操縱股價,涉嫌介入在“妖股”ST金泰中非法牟利;二是違法貸款和行賄。為了讓國美能在香港上市,黃光裕曾向商務部官員行賄,官員被抓,黃光裕就此被牽出;三是黃近年來把大量資金挪往海外,變相洗錢。
11月24日,周一。開市前,在香港上市的國美電器和在深交所上市的中關村(000931,雙雙宣告停牌,稱將發布敏感消息。這一被認為是國美官方間接承認的舉動無疑讓公眾的猜測和質疑得到了確認。雖然接下來的幾天里,各大網站撲朔迷離地放出了“黃光裕兄長黃俊欽否認黃光裕涉嫌操控ST金泰股價”的傳聞,國美電器還發出“國美電器沒有收到任何有關傳聞的法律文件”等聲明,與此同時,國美還向各大報社發去了各主流廠商支持國美的新聞稿,甚至還有人稱,黃光裕本人已經回到了家中……雖處心積慮,但事已至此,已是無人相信。
2008年11月25日,在經過120小時的揣摩與求證后,“中國首富出事”的新聞成了人們最為關注的熱點,并成了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
黃光裕的刀
黃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屬雞,家境清貧,兄弟姐妹4人,最困難時,黃光裕曾撿過垃圾。
1986年,17歲的黃光裕(那時他還叫黃俊烈)跟著哥哥黃俊欽,揣著連貸帶借的3萬元,又來到了北京創業。
黃光裕初到北京的感受是新奇、興奮的,間或還有幾分惶恐與無助。黃光!坝X得北京大得不得了”,下了火車,他一整天就在北京站周圍轉來轉去,差不多快下午了,有個人過來,問他要不要拍一張照片。黃光裕“很奢侈”地花了10元錢,拍了一張一次成像的照片。
他首先在北京前門的珠市口盤下了一個100平方米的名叫“國美”的門面賣服裝,不過“服裝有款式、面料、質地、規格、季節等各種差異,變化很多,潮流更新快”,黃光裕自言不太懂,他也沒什么興趣。他一直在觀察為什么他鄰居的家電生意比他好。1987年1月1日,出于一種原始的生意人的精明,黃光裕決定改行做家電,“國美電器店”由此掛牌。
不得不承認,黃是一個商業天才。他將自己的諸多“變革式”思想注入當時死氣沉沉的市場體制中,并以自己鐵腕般的手段推行這些日后在行業內被奉為經典的手法。
比如,他從一開始就堅持走“立足零售,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偏執地將當時百姓認可、居高不下的家電價格通通下拉幾百元。在當時賣方市場背景下,這一舉擊潰了商家正在采用的“抬高售價、以圖厚利”的經營方式。
1991年,黃光裕又第一個利用《北京晚報》中縫打起了“買電器,到國美”的廣告,刊登電器的價格。這又一舉擊潰了那些自大傲慢、還停留在“賣不動的商品才需要廣告”層面的國有商店們。
為了避免“消費者看了廣告也不知到何處買產品”的情況,黃光裕又說服那些用美金做產品形象廣告的外國廠家與國美合作打廣告,既讓廠家廣告開支得以減少,又讓消費者“看得到買得到”;他還開設相應的產品專柜,使顧客現場就能買到;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所謂真正“價廉物美”的“好商品”,他不惜從廣東番禺一帶進了很多“來路不明”的電器,多年之后,人們對他這一行為是否屬于“走私”,一直爭論不休,未有定論。
1992年,黃光裕將旗下所持有的幾家店鋪統一命名為“國美電器”,就此形成了連鎖經營模式的雛形,他成了京城家電連鎖業的“老大”。
到1993年時,黃氏兩兄弟分家,黃光裕分得了“國美”這塊牌子和幾十萬元現金。如果為此時的國美畫一個像的話,應該是這樣的一幅場景:一個二十四五歲、骨子里有些沖動和野性的年輕人,手拿一把鋒利而未曾舐血的屠刀,環視四周,蠢蠢欲動。
年輕的帝國
幾年的商戰生涯,已將這個先前還茫然四顧的“北漂青年”打磨成了一個充滿野心和膨脹欲望的高手。他才25歲,正風華正茂、年少輕狂。
到1999年,黃光裕不再滿足于北京市場的成就,他決定從天津開始,拉起全國擴張的大旗。
進軍天津準確地說是真刀真槍打下來的。1999年7月10日,國美在天津的第一家店開業。開業當日,當地十幾家商場聯合起來對國美進行封殺。在國美天津兩家連鎖店開業前10天里,天 津勸業 (600821,場、百貨大樓、濱江商廈等天津十大商場至少召開了三次會議,他們不惜成立了“商業聯合體”,發布《關于統一電訊商品零售標價的聯合聲明》,最后通牒、攤牌、“把國美趕出天津”無所不用其極……但是,正是這樣一份聲明,反而使得消費者趨之若鶩,一年后,國美在天津的分店就增至5家。
面對挑釁,要么你以最快的速度放倒對方,要么被對方放倒,黃光裕選擇前者。他說一不二,“有想法馬上做,發現不對馬上改。做得好,馬上賞,做不好馬上罰!彼笮袆友杆,“我要求速度,我不會花3個月來謀劃,把規劃書的標點符號都改清楚了,再去實施。”
有了天津之戰兵不血刃的嘗試,此后的黃光裕就像一條游進了大海的鯊魚,他隨意想象、縱橫捭闔、游刃有余,并且從來都主動出擊,來勢兇猛。
從1999年開始,幾乎每一個月就有兩家國美直營店及一家加盟店在某一個城市誕生。同時,國美電器的商品種類也不斷擴展,從彩電、冰箱、洗衣機到空調、小家電、通信、IT等。2004年,國美又增設了數碼產品、音像制品。到2004年底,此時的國美電器,已經在全國的40多個城市、香港及東南亞地區,擁有了190個門店和30個分公司。
黃光裕是一個有著極強的控制欲望和膨脹欲望的人,他霸氣、強勢,不能容忍任何對手,信奉“有國美的地方就不能有其他家電連鎖店”。國美每在一地開業,常常是前期籌備數月之久,各種攻敵套路悉數演練一遍,或在夜間零點發動突然襲擊開業,或直接以排山倒海的低價促銷廣告沖垮對手,過程波瀾壯闊、慘烈血腥,不留后路。
另一方面,為了迅速建立起自己龐大的產業帝國,對那些戰敗或無心戀戰的對手,國美采用的另一種手段是直接收購。2005年1月,國美以1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哈爾濱黑天鵝家電連鎖;2005年8月,以1.8億元收購中國建材旗下的深圳易好家商業全部股權;2005年12月,國美以過億元收購江蘇金太陽家電業務;2006年11月1日,國美更以52.68億港元(換股+現金方式)的超高價格收購了上海本土家電連鎖老大永樂電器,永樂電器總裁陳曉隨后被“招安”,成為了黃光裕的手下……
2007年之后,國美又先后收購了大中電器、北方電器、 三聯商社(600898,,環視四周無人之后,黃光裕甚至將目標還瞄準了另一個“同等重量級”的對手蘇寧身上,他咄咄逼人,半是調侃半是認真:“國美與蘇寧合并只是時間問題。國美將繼續在規模上領先對手,打到對手求和為止。”
經過多年的掠奪式跑馬圈地,進入21世紀初,人們陡然發現,國美已經編織了一張疏而不漏的“大網”。此時的黃光裕,剛剛三十出頭,他成了家電連鎖行業當仁不讓的“大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