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伴“粵”誰是廣州未來CLD?
《廣州2020:城市總體發展戰略》(下簡稱規劃)初步方案出臺,規劃明確提出了要建立完善的住房供應體系,住房發展基本達到總量平衡,結構合理。構筑“主中心——副中心——中心鎮、小城鎮——村莊”的城鄉空間體系,將市域劃分為七個分區:主中心分區、花都分區、番禺分區、東部分區、南沙分區、從化分區、增城分區。至此,廣州未來居住區“七星伴‘粵’”藍圖慢慢地向世人展開。
作為“新社區發展與住房建設”的主力軍,七個分區到2011~2015年將建設約7.1~8.4萬套住房,建筑面積約569~670萬平方米,用來解決廣州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戶的住房需求。在兼顧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保障的同時,方案還提出,到2020年,廣州市人均居住面積將達到30平方米。
“這表示政府有決心,一方面擴大新社區受益群體,一方面提高居住質量。”廣州市規劃局編研中心專家、金沙洲開發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王健博士認為新社區將惠及更多市民,同時也將為打造廣州“宜居”品牌加分。
“七星伴‘粵’”藍圖初現
規劃透露,2020年,廣州主城區與6個副中心分區的總規劃人口約為2030萬人,相當于目前人口的兩倍;用地規模則為1561平方公里,僅僅是目前市域總面積7434.4平方公里的兩成。這說明,即使人口翻番,廣州仍能保證大部分土地是農林、碧水的“山水風光”。而南沙分區的人口密度將比主城區還高,達到1.8萬人/平方公里。
全市7個分區的功能定位及用地規模分別為:
主中心分區(以越秀、荔灣等“老八區”為主)規劃為廣東省行政管理中心,珠三角城鎮群生產性服務業中心,華南地區文化中心,市域政治、文化、科教中心,用地規模45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600萬人。
番禺分區將依托國家鐵路交通樞紐之一———新鐵路客運站,發展成為物流中心,并承接中心城區人口疏解,用地規模221平方公里,人口規模260萬人。
東部分區(位于黃埔、蘿崗一帶)依托高新技術產業和人才為支撐的自主創新中心,成為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市級綜合性服務中心,用地規模12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170萬人。
南沙分區依托國家航運交通樞紐之一———南沙港,成為物流中心、華南地區汽車制造及大型臨港產業基地市級綜合性服務中心,用地規模6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110萬人。
從化分區規劃成為特色生態旅游休閑區、都市農業基地、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用地規模9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90萬人。
增城分區規劃成為新型加工制造業基地、生態旅游休閑區、都市農業基地,用地規模45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600萬人。
花都分區將依托白云機場,發展汽車制造、臨港物流為主的產業區,并發展綜合性城區,用地規模17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200萬人。
目前的方案雖在傾聽市民意見階段,但一個明顯的感覺是,廣州城市發展新格局正呼之欲出——七“星”伴“粵”。七大分區猶如七顆星星,在南粵城市版圖上大放異彩。那么,放眼未來,在這幾大分區中,誰能挑起大梁,扮演中央居住區(Central Life District簡寫即CLD)的角色?
“CLD是城市中心的外延,肯定不是市中心,但是它是最好的居住區之一!焙细惠x煌市場研究部首席分析師黎文江認為,隨著廣州特色的城市居住解決方案的愈加明晰,在產業聚集區形成的城市副中心、沿軌道交通線形成的居住板塊和政府主導開發的大型居住社區都將是中央生活區的誕生孕育的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