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慶:我作為學界的一個代表,我關注商業地產業剛好20年。從我見證廣東商業地產的發展成長過程來說,我想需要用兩個詞來說明,我覺得我們走到20年后,應該給我們商業地產都注入一些理性、科學。從過去的發展史上來看,現在很多問題其實是可以避免,就是缺少科學、理性的分析和判斷。從未來的趨勢講,我們更需要用科學的辦法,用更多規律性的東西來引導我們行業的發展。我想從兩個維度簡單說: 第一,我們的群眾化。因為商業本身跟地產融合,商業是靈魂,地產是載體,我們關注商業地產最終是要研究商業的規律,而中國的城鎮化還只有不到60%,一般來說80%才是商業網點布局基本停止的過程,也就是說還有20%,那未來我們商業網點的布局還需要大量的商業地產去填補,所以這個過程沒有一二十年是不會結束的,所以這里我們有很多規律性的東西可以研究。
第二,我想特別強調的,因為也是我們這些年研究最多的,就是商圈的研究。任何一個商業地產項目不能脫離商圈的發育、成長,以及它的轉型過程,把一個商業地產放在商圈之中,結合它的人氣、購買力,還有它的各種產業因素、交通因素等等,會知道該怎么定位,然后它何去何從,生命周期多長,這都可以找到它的規律。所以我一再呼吁我們華南商業地產圈,應該注入更多的理性、科學,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主持人:感謝黃會長的發言。 商業地產在"泡沫化"、"同質化"、電商"邊緣化"的夾擊下,競爭正在走向深水區。一方面是體量劇增、庫存過剩呼聲不絕于耳,另一方面是經營慘淡,關店收購兼并此起彼伏。面對"新常態"下的市場格局,商業地產如何轉型升級?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我們先請天河城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黃啟寧和我們談一下。 黃啟寧:談到變化,我自己覺得那是一個對比,是跟以前比。之前我們這個行業發展得很快,之后應該速度會降下來。第二個是之前我們的布點可以隨意,在很多地方都能夠布一個點,說到商業地產,我這里只是講購物中心實體店,后面在布點的要求上也是比較高,發展速度也慢很多,布點的精準度也需要很高,所以在這方面,后面布點應該要慎重。從購物中心內部來講,它的經營內容會不斷的變化,這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這幾年各種各樣的體驗業態不斷出來,品牌本身也會有很大的變化,他們的行為方式,商業模式都有變化,很多品牌在購物中心里面,在實體店里面做,其實在線上也做,街鋪也做,所以從這一點來看,購物中心或者是一些有核心商業地位的大實體店,對品牌店的影響,或者反過來說品牌對它的依賴程度是沒有那么高,所以在經營方面,怎么用好品牌,迎合消費者,這一點上對我們的要求也會更大。可能在經營方面,我們不斷的利用一些新的經營手法,經營模式,這里面包括推廣,包括跟消費者的聯絡,還有適應消費者的變化,不斷的做出一些調整,這方面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老實說這些問題,包括我,還有在座各位,都是一直在思考怎么解決的,我自己在這方面,也是在探索的過程中。
謝謝。
在此,請允許我介紹今天到場的嘉賓,他們是: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商業聯合會購物中心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素珍 天河城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黃啟寧 天河城集團副總裁 饒志立 廣州惠潤商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歐小衛 廣東省商業地產投資協會會長 黃文杰 廣東省商業地產投資協會常務副會長 黃華軍 廣東省商業地產投資協會秘書長 趙萍 百信集團商管公司總經理 袁淑紅 北京旭日五環公司董事長 朱輝 百信集團副總裁 莊志堅 和信廣場董事總經理 林湛強 雄峰集團副總裁 黃錫明 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 王先慶 天佑城招商總經理 楊明熹 麗柏廣場董事總經理 王雁 中盈地產副總裁 黃河興 昌大昌超市董事長 甄躍飛 中國服裝精英聯盟創始人 張文輝 嘉洲廣場董事長 鐘義 麗影廣場總經理 吳澤丹 東方眼鏡董事長 宋寧 廣東省商業地產投資協會副會長 汪東榮 富港集團副總裁 嚴盛華 上海唐德影院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長 趙軍 我們還要感謝AC尼爾森地產與零售商業地產副總監黎子楓在今天下午為我們帶來的專業報告! 以及眾多來自陶陶居、72街、溫祈福、金逸影院、客語、俏鳳凰、大海豚等眾多商業地產資深大咖參與的精彩沙龍!

來賓在場外了解項目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