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零售連鎖企業CEO、CIO的認同,然而如今一方面IT建設成本越來越高昂,一方面IT應用效率卻見一般,甚至“入不敷出”,如此矛盾和困惑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已越來越突出、尖銳。
因此對CIO而言,如何整合、規范企業的業務流程,高效、準確傳輸連鎖體系內的龐雜數據;如何利用IT支持連鎖企業的多元化經營,提高顧客管理服務價值;如何提高連鎖擴張效率,讓IT能為企業管理創新和升級提供強勁支撐平臺,保持企業的領先優勢,已成了零售連鎖企業未來突破、制勝市場的關鍵。
時下零售連鎖企業CIO應未雨綢繆,積極應對,把握零售企業信息化的熱點與發展趨勢,從三個主軸,充分高效挖掘、發揮IT應用價值,進行超越突破,以屹立于市場潮頭。
充分數據挖掘,提升零售連鎖企業IT效益
不久前舉行的中國零售業信息化高層論壇上,CEO、CIO對于目前中國零售企業信息化的現狀就有一種評價:投資不少,但能使用的只有10%。一個客觀事實是,信息化的價值沒有完全凸顯,信息化建設也沒有全力推進零售企業的發展。
據統計,與國外成熟零售企業相比,80%以上的國內零售企業的信息化應用主要還處于經營數據的收集和傳輸階段,對數據的深層挖掘和分析遠不夠,IT系統發揮的效用還很低,信息化應用大多尚處于初級階段。從信息化技術應用的程度上看,我國零售企業普遍在操作層面采用的信息化技術比較多,比如收銀、收貨、庫房管理等初級環節,而在管理層的應用情況,一般主要是在銷售統計分析方面采用一些IT技術,而在決策層的應用是最少的,僅應用在采購和資金利用的環節。比如POS機,許多零售企業CIO僅將POS機當作收銀結賬設備來使用,而沒有利用起POS系統諸多的其他功能,如數據的實時收集與分析,實際上通過該功能,可幫助零售企業控制庫存、降低風險,從而達到優化經營的目的。
而從另一方面而言,目前大部分零售連鎖企業經營決策面臨的一大軟肋不是缺少數據,而是數據太多,面對這些只是靜態、孤立、無多大參考意義的“初級品”的信息數據,如何通過系統功能來有效利用和整合,發掘有價值的數據,給公司決策層提供支持,已成為擺在CIO面前的難題?梢哉f,數據挖掘是改善零售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競爭效率的基石,在日新月異的海量數據里迅速提取有價值信息并盡快做出反應,已成為企業的“致勝秘笈”。
以CRM為例。一個優秀的CRM系統能將數據挖掘技術與現有技術很好地結合起來,將特殊領域的商業邏輯與數據倉庫技術集成起來,使數據挖掘的分析效果和效益盡可能達到峰值。如今一些零售企業CIO已漸在數據挖掘方面進行了大力嘗試,他們不再僅用信息化來掌握銷售信息,進行庫存管理和供應商關系管理,而是進入了嘗試用IT進行營銷的更高階段。
如一個優秀零售企業CRM系統,能對顧客信息充分有效管理并深度挖掘。如果某個顧客是某超市的老主顧、消費大戶,那么該CRM系統就會向超市提供個性化服務,清楚告知超市經理這位顧客的習慣和喜好,從事什么工作,家庭狀況,消費水平如何,喜歡什么樣吃什么菜,一周光顧超市頻率,等等。當客人再次光臨時,CRM系統就會自動提供客人所喜歡的商品和服務等相關信息,大大提升超市管理效率。
另外,一個優秀零售企業CRM系統應能通過數據挖掘工具,挖掘到對零售企業而言至關重要的信息——店某天某一時段是做正常銷售還是做促銷?促銷時間多長為準?門店主要顧客群的男女比例、大約年齡、收入水平等是多少?這個門店周圍商圈的面積多大?消費人群處于什么層面?等等。
總之,CIO只有充分運用、發揮系統內數據倉庫的強大功能,通過對數據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鉆取,將豐富的信息轉換成有價值的知識,實現信息資源的增值利用,零售企業才可尋覓到隱藏在海量雜亂的數據背后的商機,為企業決策層制定戰略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有效整合不同系統,提升IT核心競爭力
我國零售連鎖企業另一大軟肋就是企業業已存在的各個系統軟件各行其是互為割裂,難于融合,競爭力不強。信息化的真正價值,不在于擁有好的硬件和眾多的信息系統。隨著近幾年,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迅速發展,以“知識管理”為核心的全新智能管理系統日漸盛行,不少零售連鎖企業已經引進、實施OA、ERP、CRM、財務、SCM、BI等信息化管理系統,然而由此不同系統間交互逐漸增多,易形成信息孤島,各業務模塊協同應用比較差,難以用一套系統來實現數據統一;同時零售企業間兼并收購已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經營行為,拆分與合作導致不同系統分布,人、才、物方面分散,無法形成整合效應,而異構系統需要整合。
可見零售連鎖企業發展或并購時,CIO面臨諸多挑戰,最重大的挑戰之一是如何整合企業內部不同信息系統,使之充分融合協同,互為促進。因此如何在零售連鎖企業快速發展或資本運作的大潮下使信息技術跟上企業發展的要求、節省資源、融合各系統幫助企業進行更高效的管理決策,實現企業IT價值的最大化,是每個零售連鎖企業領導和CIO都要面對和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也是未來連鎖零售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發展熱點和基礎。
整合企業不同管理軟件、協同它們共同運作已是大勢所趨,是零售連鎖企業提升自己核心競爭力、二次騰飛的關鍵。主要方法:1、數據整合。應用程序通過“數據”進行交換,整合方式主要有數據庫技術、數據倉庫技術、SOA和Web等,Web網頁在這里應理解為XHMTL數據源方式;2、 應用整合:在應用層次進行整合,一般包括兩大類,一類是OLE鏈接和嵌入,如Office Word/Excel軟件;另一類是進程外服務器,如Mindjet、MSN等。
專家認為,未來零售企業管理系統將向綜合協同管理平臺大步前進,通過類似“門戶技術”對不同業務系統進行緊密整合、集成,使得系統接口標準統一、界面統一、流程統一、賬戶統一、數據統一,使得POS、ERP、財務、CRM、SCM、BI等系統中的各種信息、數據能通過綜合門戶在管理支撐系統中有力展現出來,從而形成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數據流四流合一,協同運營,以提供便捷高效的決策支持、知識挖掘、商業智能等一體化服務,實現企業整體IT系統的最佳優化,提升企業的IT價值。
提升“IT智慧”,打造“智慧賣場”
未來零售連鎖企業會是怎么樣?CIO如何幫助企業IT項目尋找一種新模式來持續助力零售連鎖企業更好更高更強地發展?那就是用“IT智慧”打造“智慧賣場”。
去年底,當IBM CEO彭明盛首次拋出“智慧的地球(Smarter Planet)”這一概念時,仿佛在全球引爆一顆威力巨大的炸彈,一時間“智慧的地球”此詞以從未有的熱度、速度出現在以前沒出現的各個領域,讓世界和CIO業界十分關注。
拘悉,IBM“智慧的地球”戰略的主要內容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即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全球每個角落的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物聯網”;而后通過超級計算機和云計算將“物聯網”整合起來,人類能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從而達到全球“智慧”狀態,最終形成“互聯網+物聯網=智慧的地球”。IBM各種“智慧”解決方案,包括智慧能源系統、智慧金融和保險系統、智慧零售系統、智慧交通系統、智慧食品系統、智慧醫療保健系統等。
最近IBM宣布,已經為德國零售集團METRO Group建立了首套“未來智能型商店”。該系統采用IBM無線卷標系統(RFID),建置全自動、自助式購物商場,也就是顧客可以利用店內陳列的“聰明貨架”(smart shelf)與無線卷標系統聯機,可實時獲得產品相關訊息。IBM還為METRO超市設置“蔬果辨識機”自動秤,只要把蔬果產品放置于自動秤上,“蔬果
辨識機”即能自動辨識蔬菜與水果的名稱、重量與價格,并自動結帳。
“聰明貨架”與無線卷標系統的結合,可以協助店家以無線的方式,自動的紀錄消費者使用習慣與需求,同時自動計算貨量,偵測失竊商品,實時以系統通報進行補貨與調度服務人員。這些新科技的設置,除了為消費者帶來新的便利服務,更重要的是它為店家與零售業者開創一種全新先進的營運模式,可謂是劃時代的創造。
如今IBM也正幫助急速擴張的蘇寧通過CMMI認證,雙方正式推出了長遠獨家戰略合作的“藍深計劃”,雙方計劃在未來5年,共同打造一個“智慧的蘇寧”作為雙方合作的新目標。這意味著蘇寧的內部IT管理能力將會達到一個較高的專業公司的層次,這將有助于蘇寧信息化不同以往,向縱深領域、更高級層次發展。
據悉,此次蘇寧與IBM攜手啟動“藍深計劃”,投資3億元,從ERP系統優化、數據挖掘分析、企業SOA平臺建設、財務組織優化、人力資源培訓、會員服務、倉儲配送等多個方面同時發力,全面整合提升企業的管理體系和信息化系統。
蘇寧在我國零售行業中第一個喊出要做“智慧的企業”,而到底智慧的蘇寧會是什么樣子?與德國零售集團METRO Group一樣,蘇寧最終目的是通過信息技術和經營經驗相結合,更深層次地挖掘各種數據的價值,改進無序的、低效的流程,讓企業資源發揮最大的商業價值,同時為客戶提供國際一流、全自動、個性化的購物體驗,以全面超越國內外競爭對手。
專家稱,用“IT智慧”打造“智慧賣場”將是未來國內零售連鎖企業的發展主流方向,順則生,逆則衰。零售企業CIO要為此作好準備,全面打造企業自己的“智慧的系統”。
總之,零售連鎖企業CIO應努力把握零售企業信息化的熱點與發展趨勢,從三個主軸,充分高效挖掘、發揮IT應用價值,進行超越突破,方能借力IT,讓企業時刻領先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