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開幕日漸臨近,羊城上空彌漫的商戰氛圍也日漸濃厚:近40個商業項目宣布將在亞運前后落戶廣州,其中既有大型城市綜合體、大型購物中心,也有小型主題百貨、高端超市,而數十個首次登陸廣州甚至首次進入內地的新品牌、新商業元素更是蜂擁而至。據初步統計,2010亞運年內僅外資、港資、北商等外來商戶便為廣州新增近100萬平方米的商業面積。廣州商業,在度過新世紀頭十年的平穩發展期后,能否以亞運年為起點,迎來未來騰飛式發展的“黃金十年”?“亞運效應”真的有這么勁嗎?記者昨日就此采訪了多位業內專家。
“新面孔”紛至沓來
“本地姜”可圈可點
一跨進亞運年,大量涌進廣州城的商業“新面孔”就令老廣們眼花撩亂:城北,白云萬達廣場和5號停機坪誓言亞運前首期項目開業,堪堪撐起一個以白云新城為中心的城北新商圈;城中,萬菱匯、太古匯、時尚天河城全力招商,義無反顧“擠”進競爭白熱化的天河商圈;城南,隨著新火車站、亞運城相繼落成,不僅國際巨鱷沃爾瑪攜手本土商界精英搶先圈地進駐,一直在舊城區內蓬勃生長的專業批發市場也積極布點。而大量令人眼前一亮的新品牌更是規模進駐、四面開花:TASTE、H&M、ZARA、瑪莎百貨、OLE超市、迪士尼全球首家專賣區……其中既有大幅擴充門店的國際一線奢侈品牌,也有國際快時尚領軍品牌。
同時,本土兩大國有龍頭商家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廣百成功簽下了珠江新城太陽新天地、高德置地廣場春季商場等項目,發布了定向增發預案,計劃募集5億元完善產業鏈;廣州友誼則簽下了西塔(國金店)、環市東世貿大廈等項目。
借亞運之東風,廣州商業快步邁入一個“井噴期”,而1996年的北商洋店齊齊入穗的開店浪潮似乎再次上演。
營商環境大為改善
市場容量有望擴大
亞運年出現在廣州的新一輪商業浪潮,真的是由于亞運一下子擂響了“戰鼓”?
第一商業網總裁黃華軍認為,除了亞運會花落廣州外,廣佛肇同城化推進、廣州在《珠三角發展綱要》中確立的國家中心城市定位等一系列政策性利好因素,均不斷刺激著來自國內外的零售商業來穗淘金,也推動本地商戶大拓疆土。這既是粵商們在過去十年來日積月累、厚積薄發的發展需要使然,也是北商洋店對千年商都覬覦已久、借機破城的必然結果。
廣州市商道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堅認為,亞運效應首先表現為一種“蝴蝶效應”:作為一個事件性的體育盛會,卻催生了廣州“國際商貿中心”的新定位;其次是一種“鯰魚效應”,隨著北商洋店的進入,一下子激活了本地商家斗志;再次也有“破窗效應”在發酵,如原有的商業設施陳舊落后,商家也見慣不怪,但由于亞運促使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也令商家商企激發出更新的需求和勇氣。
專家們紛紛指出,商業新品牌、新元素在亞運年的大量注入,給廣州商業帶來了提升的良好契機。伴隨著城市基礎設施、交通配套設施的大為完善,營商環境也大為優化,均將促使廣州商業的市場容量進一步擴大,商業發展的整體水平有望提升。
過去十年“平穩發展”
未來十年“騰飛發展”
2010亞運年,既承接著21世紀第一個十年的成果,又開啟著第二個十年的起點。據統計,2009年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891.76億元,增長達16.3%,自1983年起連續26年穩居全國第一。目前廣州商界所呈現出“井噴”現象,預示著未來十年商業地產將迎來黃金發展期,這一點獲得許多業內專家的認同。
廣州楚睿商業咨詢董事長黃文杰指出,今年格外與眾不同,首先是商業物業大批量供應,據初步統計,僅外來商戶便為廣州新增近百萬平方米的商業面積,“能否都搭上亞運快車還很難說,但就單年總體增量來說,已是破歷年來的紀錄了。”他認為如果說過去十年是住宅地產的“黃金十年”的話,那么未來十年就將是商業地產的“黃金十年”,許多個體的投資行為將由“買房”轉向“買鋪”。此外,由于大量國際一線品牌的進駐,廣州商業還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品牌時代。
發展模式仍有隱憂
粵商應戒急功近利
不過,也有人對后亞運時代廣州商業走向和格局表示擔憂。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先慶指出,廣州商業雖然借亞運之機明顯加快發展,但目前的發展模式,還是深深打上了粵商急功近利、投機性強、追求短期目標的烙印,如過多的主流商家甘心當“二房東”而不是真正的商人,沉醉于對高鋪租的追求中,生意一好就升租,卻十分忽視自主經營,不愿意親力親為從流通環節賺錢,從而無法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在廣州,電子商務發展緩慢、資本并購案少之又少、連鎖經營始終走不出去,種種表象已充分展現出粵商的局限性!彼粲醣镜厣碳覝p少短期行為,多抬頭看路,“只有回歸商業自身的發展,才能奠定長期發展的基石。”
商圈競爭大大加劇
消費增長周期較短
相伴亞運效應而來的,還有商圈競爭大大加劇的問題。黃華軍表示,以華南第一商圈——天河商圈為例,在亞運效應的影響下,其商業面積預計將由目前70萬平方米,一下子增容一倍,達到140萬平方米,比上;春B飞倘Α⒛暇┞飞倘悠饋磉大,由此也會令天河路的交通困局雪上加霜;而經過2010年這一輪的商業發展,廣州的商業版圖亦將慢慢隨之改變,白云新城、珠江新城CBD,一南一北兩個新商圈的發展前景可觀;再加上不能忽視的可以延伸到增城的東部商圈,都可能成長為新商業中心。
專家們認為,盡管就目前而言,亞運效應似乎非常顯著,但也要防止高估亞運效應,尤其在評估亞運對消費的拉動作用時不能過于樂觀,“亞運潮來得快,也退得快,周期其實很短,再加上一系列交通管制、限行措施,均會給消費增長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亞運無疑使各商圈、各商家間競爭將更趨白熱化,這一輪激戰誰將脫穎而出,誰又將黯然退出,值得業界關注。
相關
十萬網民票選“廣東杰商”
伴隨著亞運的舉行,廣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經濟圈的劃分,多個新興商圈的崛起,廣佛地鐵即將開通,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下,未來珠三角商業格局會發生哪些變化?如何看待新世紀十年粵商的成長歷程?具有哪些缺陷和不足?
為了尋求以上答案,第一商業網聯手新浪廣東、騰訊藍房網、第一商鋪網于今年8月展開評選“新世紀十年廣東杰商”投票活動,得到廣大網民響應,截至到9月7日,參與投票人次已突破10萬。“新世紀十年粵商高峰論壇暨廣東杰商頒獎典禮”將于10月舉行,屆時邀請來自廣東商界的精英、專家和媒體共聚一堂,對廣東商業過去10年的發展進行回顧和展望,同時將揭曉8月以來新浪廣東上廣東杰商的最新投票結果。
>>>本網專題報道:新世紀十年廣東杰商頒獎典禮
原文章鏈接:http://nf.nfdaily.cn/nfrb/content/2010-09/09/content_15710776.htm
|